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大明皇长孙 第301章:兄友弟恭

第301章:兄友弟恭

    朱英从未小看过朱允炆。
    其实就单纯以学识来说,几乎所有的皇室子孙,在文学造诣上,都要比朱英强。
    朱英现在给很多人,包括朱元璋在内,都是文韬武略的印象。
    但实际上,武倒是真武,文的话,可就差太多了。
    什么对联呀,诗文呀,都是正儿八经的小白,文言文的水准,还是从奏章开始,勉强才跟上来的。
    朱允炆则不同,这是受正儿八经的名师教导,放在前世,那也是顶尖学子一流。
    编造新的大明律法这种事情,还真就能起很大的作用。
    “大兄的意思,是让我来帮忙修改大明律法吗。”
    朱允炆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大明律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那是皇家统治天下的关键,所有的人,都必须依照律法行事。
    而现在,大哥竟然让自己也参与进来。
    这让朱允炆感觉极为吃惊的同时,心里头竟然有些惊喜。
    “怎么,允炆是不愿意给为兄帮帮忙吗。”朱英笑着说道。
    朱允炆闻言,连忙摆手道:“大兄能够让允炆参与进去,是对允炆的提点,允炆高兴还来不急呢。”
    说完,连忙行礼作揖:“谢谢大兄。”
    朱英道:“一家人说什么谢谢,你本就是我弟弟,这等事情,当然是自家人做最好了,为兄你也知道,如此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分身乏术,这才向允炆开口。”
    “不过律法之事甚是严谨,允炆在修改制定的时候,一定要万分谨慎,万万不可疏忽大意,要知道这律法关乎民生,关乎天下百姓,一字一句中,当有生死。”
    朱允炆听完,再次作揖道:“请大兄放心,允炆必定全力以赴,不会有丝毫懈担”
    朱英点点头道:“好,明日早朝后,咱们兄弟俩就一起去趟大理寺,先把这事的基调敲下来。”
    朱允炆回道:“一切但凭大兄吩咐。”
    朱元璋没有说话,脸上笑意满满,这等兄弟和睦的场景,是他最喜欢看到的事情了。
    而在这一刻,对于大孙也越发满意。
    早前他就对于大孙的担心,就现在已经是全部都消失了,他相信即便是自己不在,大孙也能很好的安排这些皇亲们。
    尤其是藩王,在朱元璋的心中,一直就非常的纠结。
    历史上的藩王之乱历历在目,但这些藩王,哪个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又怎么舍得。
    所以也只能给藩王们加点限制,同时心中也希望,即便是后来的继承者,也能给藩王们一点奔头。
    况且,尤其是前面几个儿子,可都是花费了朱元璋不少心血,虽然在性格上有些缺陷,但在军事上,也都是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算是没辜负朱元璋的期望。
    朱允炆和大孙之间的矛盾,朱元璋怎么能不知晓。
    其实在朱英刚进宫的时候,朱元璋对于朱允炆就一直挺担心的。
    皇家无情,可不是嘴上说说,在很大程度上,就连朱元璋自己看来,大孙和次孙的矛盾,很大程度上都是属于不可调节。
    虽然朱元璋从未在这方面有过任何的表露,但是作为一代开国皇帝,甚至可以说是再造华夏之人。
    皇宫内外,能有什么事情能够瞒过他。
    稍微离得京师近一点的地方官员,都得夹起尾巴做人。
    这样的朱元璋,就朱允炆那点心中变化,随便都能猜得清楚。
    大孙和次孙虽是同父异母,但大孙流落十年,又失去了记忆,在亲情上自然要差很多。
    不过让朱元璋感到非常的欣慰的是,自从大孙入宫后,他担心的场景就一直没有出现过。
    大孙明里暗里都没有对次孙允炆有任何动作。
    允炆在这块,除了最开始的时候,有些难以接受,几个月过来,也没了问题,同时也没有什么兄弟阋墙的举动。
    直到今天这兄友弟恭的一幕,让朱元璋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
    “允炆呀,这可是你大兄第一次让你帮忙,可不要把事情搞砸了。”
    “当然,也不要有太大的担子,有什么不懂的,就要问,都是自家人,不必过于拘束。”
    朱元璋笑呵呵的提点道。
    听到皇爷爷也开口了,朱允炆连忙行礼作揖道:“孙儿明白。”
    就在朱允炆有些感动,皇爷爷和大兄如此看重自己的时候,朱元璋再次开口道:“行了,你先回去歇息吧,咱和你大兄有些方面,还需好好聊聊。”
    这话顿时就让朱允炆嘴角苦涩,不过还是行礼作揖道:“皇爷爷,大兄,允炆告退。”
    看着朱允炆离开的背影,朱元璋有些感叹的说道:“允炆心性不坏,在这一点上,跟你们的父亲很像,即便到现在如此,心中也没怨言。”
    “或许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些不舒服,不过大孙也当了解,这都是人之常情,谁都没法避免。”
    “咱的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人越是老,就越是念旧,尤其是亲情。”
    “亲人间,即便有些不愉快,也都是打算骨头连着经的,血溶于水,有时候没必要过于严苛了。”
    “当然,倘若真有那么几个不肖子孙,亦或者大逆不道,该下手的时候,也没必要手软。”
    朱元璋这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提点朱英,常人听起来,似乎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朱英听懂了。
    老爷子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朱英怎能没明白。
    稍稍停歇后,朱英便回道:“爷爷,孙儿并非冷血之人,早些年的流浪,对于亲人的渴望更甚,能有现在这么多的家人,一开始确实有些陌生。”
    “但是到了现在,孙儿已经全部接受了。”
    “二叔,三叔,都是待我极好,或许这跟父亲有很大的关系,四叔就更不用说了,从一开始就在帮助孙儿。”
    “十七叔虽然见面不多,但真就是一见如故。”
    “还有允熥,明月。”
    “孙儿入宫不久,还有许多未曾熟悉,不过孙儿相信,这往后的日子,自当会一一认识。”
    朱元璋听完,心里头有些失笑。
    若是正常来听,倒是没什么,这要是加上老四,可就完全不同了。
    大孙和老四之间的那点破事,朱元璋心里头门清,随后问道:
    “东南沿海那边,大孙现在是有怎么个想法,尤其是对于明年征伐倭国的人眩”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问,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孙下令,暂且不让老四去沿海。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可能瞒过朱元璋。
    毕竟朱棣可是藩王,尤其还是有大功劳在身的藩王。
    去年,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朱棣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的时候,朱元璋可是大为称赞。
    甚至赏赐了一张百万贯面额的大明宝钞。
    当然,这百万贯面额算是独一份了,作为父皇御赐,朱棣倒没有真的去兑现,这相当于大明一年发行宝钞数额的十分之一。
    纪念意义在于实际价值。
    其实说真的,就这百万贯面额的宝钞,朱棣拿出去也不可能有什么地方能用到。
    属实是找不开呀。
    “爷爷何出此言,自然是四叔。爷爷当是觉得孙儿特意把四叔留在京师,有其他想法吧。”
    “爷爷这可是大大的误会孙儿了。”
    朱英回道。
    听着孙儿这话,朱元璋还真有些疑惑。
    明眼人差不多都能看出,难不成大孙还真有其他的意思?
    “大孙的意思是?”
    朱英解释道:“爷爷有所不知,孙儿在北平的时候,就跟表弟高炽相交莫逆,当时孙儿自然不知道和高炽竟然是兄弟关系。”
    “尤其是在火器上,更是有非常多的共同之处。”
    “其实爷爷也应该知晓,四叔和高炽表弟的关系,一直都有些隔阂,这里面的原因,倒也怪不得谁。”
    “高炽表弟,可以说是孙儿很好的朋友,他性格纯善,这些年来,对于四叔不但没有丝毫的埋怨,更是十分恭敬。”
    “这次沿海的事情过去,再到明年的倭国征伐,也不知道多久之后,四叔才会回来了。”
    说到这里,朱英有些苦笑道:“以高炽表弟的身体,难以长途跋涉,自然不可能跟着四叔去海外见识一番,这一别长久,尤其还是作战,孙儿怕是四叔对于高炽表弟会更加失望。”
    “天生如此,也怪不得高炽表弟,所以孙儿就想着,趁着这次机会,解开四叔和高炽表弟见的隔阂。”
    “在这方面,或许不一定能成,但终究需要尝试一番。”
    听完大孙所说,朱元璋这才意识到,自己是错怪大孙了。
    原来大孙竟是有这般的想法。
    “是爷爷多想了,这件事咱确实是知道的,你四叔那人呀,心气很高,尤其对于高炽,是特别的计较。”
    “爷爷也不瞒你,你四叔曾经多次跟咱提出,想要罢免他长子高炽的世子身份,改由让次子继承世子之位。”
    “先不说高炽是长子的关系,就高煦这厮,从小就极为顽劣不堪,甚不入咱的眼,连咱请的先生,都被其气得半死。”
    “平日里好勇斗狠,从来不曾认真读书。这世子之位要是给他那还了得,这岂不是要把藩地弄得鸡飞狗跳。”
    “相比之下,高炽虽然身体差了些,可言谈举止识度得当,而且在地方治理上,也是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的大明,不是以前的大明,需要的不再是连年征战,而是如何将地方管理好,让老百姓能够吃饱饭。”
    “可惜你四叔从小在军营长大,那个时候咱常年在外打仗,也顾不得太多,所以导致你四叔就成了如今这个样子,和武将有什么区别。”
    “说起来也不怕大孙你笑话,你四叔那手字,写得真是看不下去,咱已经有很多年没见过你四叔的字了。”
    “咱以前呀,每次看到你四叔那鬼画符一般的字,都恨不得狠狠打上一顿,看着就来气。”
    “自个啥情况就算了,还跟咱说世子的事情,下次若是再说,咱必须要狠狠的打上一顿,让他明白些事理。”
    对于老四朱棣,其实朱元璋一直都不是很待见。
    真正重视的时候,还是因为朱棣取得了大功劳。
    朱英听完,这才明白。
    不过并没有再多说。
    前面说过的话,朱英确实是有这个想法,自然不是为了朱棣,而是为了高炽。
    实际上,若是朱元璋知道现在东南沿海,群英商会那边的情况,或许想法会更多一点。
    朱棣明的就不说了,自然在这个时候,肯定不会做出什么出阁的事情来。
    毕竟上头还有朱元璋呢。
    可是暗地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尤其是群英商会。
    你要像朱棣这样的人物,和朱允炆可不是一个概念的,对于自身的执念,尤其是在受到姚广孝多年的熏陶下,突然把皇帝位这么推给别人。
    心里头怎么可能是个滋味。
    最初和朱英的相识,就是因为群英商会,现在朱棣自然不敢把气往朱英身上撒。
    但对于群英商会,可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不至于说闹得很僵,要是说要配合群英商会在海上贸易的行动,甚至是给予关照,那指定就是多想了,门都没有的事情。
    这也就导致目前群英商会在东南沿海,尤其是朱棣负责的区域,目前的利润和规模,并没有很大的扩张。
    比起朱棡那边的情况,真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朱英很早就受到了这个消息,但面对朱棣这样的做法,朱英实际上也不好说什么。
    总不能说给朱棣传给令旨过去,让其全力配合群英商会吧。
    也不是不能传,但即使是真的传过去了,朱棣还是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或者是阴奉阳违。
    这一次,朱棣回了京师,而且沿海那边的战事,由于受到姚广孝在高丽的动作影响,基本上非常平稳。
    既然有这个机会,朱英哪里会放过,自然就是要先把朱棣困在京师。
    而在那边,没有朱棣坐镇,群英商会的行动,自然是要顺利许多。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