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此时朱雨深的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这就是今天他要送韦泗回去;否则的话,韦泗一直在这个地方受冻,他心里也会一直不安的。
于是他急忙去买烤鸭,然后匆匆赶回家去吃饭。吃饭时,朱雨深跟肖蓉把这事讲了,要求肖蓉为自己借一辆电瓶车。
肖蓉虽然不大乐意,但最终还是帮他借了,并把充电器也一并带来了。
肖蓉刚把车子推到堂屋里充上电,她母亲和难子就回来了。肖母看了看电瓶车,问道:“小蓉,你们下午要出去吗?你们要去哪里?今天外面天不好呀,还是在家歇歇的好。再说你们也好久没回来了。”
肖蓉说:“我才不出去呢,是有人要做好事了,我就支持他一下呗!”
肖母听了这话,看了朱雨深一眼,却也没说什么。朱雨深便主动地把他准备做的事讲了出来。
肖母点点头,还是没说什么,随后母女俩谈论别的事去了。朱雨深发现难子长高了,并且性格好像也变了,他一个人默默地去外面扫院子里的地去了。
随后朱雨深上到二楼他和肖蓉的房间,在床上躺了下来。他后脑勺顶着枕头,感觉蛮舒服的。所以没过几分钟,他就睡着了。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他忽然惊醒了。他听到外面的风刮得呜呜作响,这让他心里不禁一惊,他连忙下楼来。让他感到惊喜的是,电瓶车的电已经充满了。
于是他简单地跟家里人说了一下,就把充电器了放到车上,然后多穿了点衣服,就上车飞快地骑到街上银行的前面。
等朱雨深赶到那里时,却不见了韦泗的身影,但他的篮子与那个蛇皮袋还在那儿。
见此情景,朱雨深猜想韦泗应该是去买饭吃去了。果然不错,两分钟后,韦泗过来了,他一手拿着包子,一手拿着个不锈钢的保温杯,边吃着边走了回来。他是去买吃的并倒开水去了。
韦泗发现朱雨深又出现在这里,神情显得很惊愕,他张着嘴盯着朱雨深看。
朱雨深说:“今天天太冷了,我回家想了想,还是决定由我把你送回家。不然的话,待会儿,你就可能会冷得扛不住了。”
韦泗一听这话显得比较高兴,眼睛立马放出光芒来。但他嘴上却说:“哎呀,那怎么好意思呢?天这么冷,不敢麻烦大哥你啊!”
朱雨深说:“下雨不怕的,我出来时穿了这身防雨的衣裤,并且戴了个帽子。去你们那个地方也不是太远,因为上次我送吴宝回家去过那儿。只是你坐在车上可能会冷。”
韦泗说:“我的事大哥你尽管放心。一直以来我坐在吴三叔车的后面,如果感觉冷,我就把这床盖的东西拿出来裹住身子就行了。
只是大哥你用这辆电瓶车送我回去,恐怕电不一定够啊。每次吴三叔接送我,都是用摩托车的。”
朱雨深说:“这没关系,我们骑慢点就是了,快上车吧。”他让韦泗把那篮子放到前面,人坐到后面,随后他们就出发了。
街上显得比较冷清,不过他们很快就穿过黄镇街道,上了那条圩埂公路。他们一直往赤水河的上游方向骑。
朱雨深并不知道怎么走,韦泗在后面指导着他路径的方向。沿着赤水河骑了好一阵子后,他们再折向南方,往那片丘陵地带骑。
此时雨停了下,风也小了,周边的一切都是湿漉漉、水淋淋的。由于上午下过雨了,山上烟云缭绕,雾气腾腾,景色很美。朱雨深情不自禁地动不动就往远方那片青山上观望。
就这样骑了一段路之后,韦泗在后面轻轻地拍了一下他。韦泗说:“朱大哥,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这边景色很美啊?这实际上没什么稀奇,山里边一下雨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这边路况不好,七弯八拐的,你还是用心骑车吧。等一时到我家那里了,你可以找个地方慢慢欣赏这番影像。”
朱雨深觉得韦泗说的在理,他便应了一声,然后集心思好好骑车了。
此时朱雨深发现眼前的影像都是陌生的,与自己上次送吴宝回来时不一样。于是他问韦泗,这条路与去吴宝家所在的吴宝冲的那条乡村公路是不是同一条路?
韦泗告诉朱雨深不是一条路,由于他的家和吴家冲相隔一排子山,公路通不过去,所以如是骑车什么的,只能从不同的方向过去。
说话间,路已经渐渐转上坡了,朱雨深只好拉大档位,一段时间后,电量已经所剩不多了。
此时,朱雨深突然想到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这就是他还搞不清韦泗所住的那个房子里能不能给自己的电瓶车充电。如果充不了电,看来自己回去就麻烦了。自己人倒是是好办,到时请人帮忙叫辆车就行了,关键是车子怎么回去呢,难道要推到别处去充电吗?推到谁家好呢?
韦泗好像是猜出了朱雨深的心思,他说:“哎呀,也是没办法,我住在山里面,回家时全是上坡路,很费电。朱大哥你好好掌握一下吧,这里离我的房子那儿还有二三里路,骑不到那儿我们就下来走一段吧。
到了那里后,我就给你的车子充电。你回去时就好了,因为都是下坡路了啊。充满电后,你可以放心大胆地骑回去。”
朱雨深听韦泗这么说才放下心来,他不禁加了点档,很快地,他们就骑到了一个山坳子里。
那里已经没有公路了,只有一条土路通向前方。土路也就一米多宽,地上湿湿的,但是土路的地面似乎还是比较硬的,车轮在上面碾过并不打滑,也没沾上泥土。
在到达一个长长的水塘附近时,电瓶车终于没电了。朱雨深便让韦泗下车来,他推着车,载着韦泗的东西,和韦泗一道往前走。
韦泗说“大哥你看到了吗,我们这个地方可是景色又美,空气又好,又安静,但就是留不住人啊。
不久前这个山坳子里还住了十来户人家。在我爷爷那一辈的时候,这地方人就更多了。小时候,我来这里到爷爷家玩,一年四季,这条路上都是人来人往的。
现在好了,就这十来户人家都保不住了,他们的房子基本上都空了。风吹吹雨淋淋,时间一长,好多家的屋子都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