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顽贼 第613章 河套

第613章 河套

    鄂尔多斯北部的木纳山下。
    哈剌慎部首领固鲁思齐布策马立于岸边,隔着黄河眺望南岸的鄂尔多斯高原。
    这是他们自集宁展开行军的第五日,固鲁思齐布在行军中拔得头筹,以日行二百里的速度,第一个率军绕过阴山山脉,抵达鄂尔多斯以北。
    倒不是固鲁思齐布掌握了什么神速行军的黑科技。
    实在是他混的有点惨,要说哈剌慎也是漠南的大部,甚至往前推两年,说是林丹汗西走后的漠南最强大的部落也不夸张。
    实际上直到一个月前,固鲁思齐布这个哈剌慎部首领,还是漠南的无冕之王。
    但这个世道的变化太快了,他只是带嫡系骑兵到科尔沁迎接多尔衮一趟,回来部落就被漠南都督府的大规模马匪抢个干净,直接导致部落……都不能说实力大跌了,直接命悬一线。
    本来固鲁思齐布此次从征,打算动员的兵力是两千八百人、三千战马、五千牲畜,这个兵力保证了即使兵败、全军覆没,也不至于让哈剌慎部伤筋动骨。
    反过来如果得胜,他们的军队也能从中划水,顺顺利利赶着牧群转一圈儿,吃吃邻居的草。
    说到底,固鲁思齐布是个蒙古人,身上流着兀良哈的血,尽管忠诚于黄台吉,也不至于拿自己的部落糊成血肉骨头,给后金涂抹王座。
    结果在遭遇掠袭之后,他态度大改,以几乎穷兵黩武的姿态,征召了部落里所有能骑马打仗的人,凑了……八百骑。
    没办法,就这点儿小力量,已经没有办法让哈剌慎在后金退军之后保住自己的牧地,只能押上全部身家,跟着后金抢一场,才能尽量弥补损失。
    只不过就这八百骑,固鲁思齐布都凑不出像样的兵粮,人们身上不过只是带了点干粮,没后勤、没补给。
    所以收到行军命令的第一天,他就率军玩了命的闷头儿往前跑,就为赶在大队人马抵达前,先过来打点兔子。
    高强度行军自然有其代价,人马统统掉膘,只不过他们也没啥挑挑拣拣的余地,毕竟走得快,不光能拿到黄河北岸的率先打猎权,还能避免被后知后觉的漠南元帅军截击。
    固鲁思齐布可不认为,杨麒是个能被多尔衮的战书骗上八天的大傻子。
    所以他宁可承担急行军的一切风险,也不愿被杨麒的鹰犬爪牙截住。
    毕竟被截住……就他妈灭国了呀。
    建州也好、科尔沁也好、哈剌慎甚至包括之前的土默特,在明廷看来俱为诸部,而他们之间都是互相看做王国,在文书里也都是盟国关系。
    哈剌慎部最后的八百精锐如若折在这场战争中,那么哈剌慎的兀良哈王朝自然就二世而亡。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杨麒的反应很快。
    固鲁思齐布抵达黄河北岸的第二天,哈剌慎骑兵正欢快地在北岸打兔子、河里捕鲤鱼,便迎来了东北方向的援军。
    援军首领名叫洛哩,姓科尔沁,此前是林丹汗的护卫,察哈尔败走时窃了元初年间铸造的金佛像,合兄弟四人率二百余人投了后金黄台吉。
    为示千金买马骨之效,洛哩被超规格地授与正黄旗世袭一等参将的高官。
    其兄长沙济,弟乌班、沙哩岱三人则俱被授予游击将军,一时间一门四个没实授的记名将军。
    但现在看来,黄台吉的马骨效果显然不好。
    在洛哩之后,投奔后金的蒙古人只有小猫两三只,压根儿就没什么能拿出手的人物。
    归根结底,洛哩投奔后金,并不是因为北元灭亡,作为遗老无处可去;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科尔沁的贵族,不愿跟汗庭西走青海。
    而此时真正的北元遗老,都在刘承宗那边呢,甚至不少人还跟着粆图台吉打回来了。
    不过说实话,刘狮子对北元贵族的吸引力其实也没大到争相依附。
    只是对那些北元贵族来说,刘承宗的汗庭才是退求其次后最乐于加入的汗庭。
    毕竟敦塔兀鲁斯的汗庭,跟北元的汗庭相比,差别只在于换了个大汗。
    就不说九斿白纛之类象征性的玩意儿,汗庭的四大宰桑依然是四大宰桑,贵族依然是那些贵族。
    最离谱的是八个斡耳朵的娘娘还算那些娘娘,皇弟粆图台吉和皇子额哲也依然待在原有的位置上。
    可以说是北元贵族最熟悉的环境了。
    尤其在于北元这个王朝,对蒙古贵族来说非常友好,这个大集体最让人掉忠诚的地方就是林丹虎墩兔坐在汗位上。
    现在大汗被夺舍,虽然名声在外的汗号听起来不是那么威风和聪明,但是对贵族来说,不聪明的大汗才是好大汗不是吗?
    林丹汗坏就坏在觉得自己太聪明了。
    如果他们连刘承宗的汗庭都不愿投奔,这天底下就没有他们愿意去的地方了,那些没投奔的人,都率领部众钻进不毛之地,主动远离漠南的归属纷争。
    对固鲁思齐布来说,洛哩出现在这儿,本身就是件很怪异的事儿。
    因为在他离开集宁的时候,洛哩所隶属的科尔沁部军队,负责的是殿后。
    而且固鲁思齐布还知道,在早前的集宁战役中,洛哩在殿后任务中并未讨到好处。
    他撞上了粆图台吉所率一干察哈尔遗老。
    有一说一,作为追随林丹汗从张家口一路鏖战三边西迁五千里的察哈尔豪杰,他们兵力有限,但身体素质、机动意志、求生能力、文化教育和战斗技巧都很强,战斗力可谓漠南翘楚。
    这帮人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非常弱势。
    对抗明军,未战先怯三分;对抗后金军,直接一半举白旗。
    大汗活着,面对意图不轨的蒙古蛮子卫拉特,在机动中溃不成军;大汗死了,面对心怀恶意的汉人蛮子刘承宗,直接识时务者为俊杰。
    唯独对战蒙古泥腿子,这帮人有一股类似地主团练镇压农民军般的心理优势。
    而在这一点上,几乎所有北元框架下的蒙古军队,对他们来说都是泥腿子联军。
    毕竟别人上千人的军队可能只有俩仨人有姓氏;而他们作为汗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员贵族。
    粆图台吉的兵在战场上瞧见洛哩的人,各个斗志高昂,直接将其部打穿,甚至差点捅到多尔衮的本阵里去。粆图台吉在归化城的猜测没错,他当时看见的就是后金军的主力,不过后来险些被围,倒也不是多尔衮的本意。
    只是当时集宁那个地方,就是多尔衮的屯兵大营,后金军又惯于在野战中调整部署,因此在他们交战时,多尔衮临时调整部署,抽调援军迅速对其进行合围。
    但察哈尔遗老看见八旗军拔腿就跑的特征救了粆图台吉。
    某种意义上,存在也算一种成功。
    毕竟当惯于游猎的八旗军以优势兵力完成合围,天底下能跑出去的人也不多。
    在拔腿就跑方面,粆图台吉能和诏狱里的辽东总兵官吴襄并列天下第一。
    反过来洛哩的情况就没那么好了,固鲁思齐布本来以为这人会死在殿后任务中呢,没想到他个殿后的,这会儿居然跑到先锋后面第二名。
    洛哩的头上缠着包扎,裹住了半个脸,整个人的衣裳还带着一股血腥气,但整个人瞧上去还不错。
    至少心情不错,带着数百骑兵大老远跑过来,看见固鲁思齐布就远远行礼,随后更是张开手臂抱了过来。
    把固鲁思齐布都看呆了,心想我什么时候跟这个家伙关系这么好了?
    不解归不解,他可不会怀疑洛哩的善意,毕竟如今这个时候他的哈剌慎刚经历一场惨败,作为后金在漠南草原的盟国之一,此时可太难看见一张友善的脸了。
    “你差点就再也见不到我了。”
    洛哩的拥抱扯到箭伤,龇牙咧嘴了好一会儿,这才朝东北抬手指去,道:“明军,不是,那个刘蛮子的兵反应很快,从武川到阴山北麓,四处出兵邀击,后边的人被拖住缠住,麻烦大啦。”
    固鲁思齐布这才明白,怪不得洛哩心情这么好。
    他的兵本来负责殿后,只是跟粆图台吉交兵被打穿,本人也负了伤,这才换了别人殿后。
    否则以他这个负了战伤的身体,在追击中恐怕很难活下来。
    这算不知不觉捡了条命。
    至于洛哩口中的刘蛮子,自然是刘承宗。
    只不过这个蛮子并非指刘承宗野蛮到穷兵黩武,而是南蛮子的意思。
    早在南宋时期,各国在中原四战之地抢夺正统,便有了北人将南人称作蛮子的蔑称。
    到了明朝,朱元璋那一票淮西兄弟显然符合蒙古人眼中‘南蛮子’的定义,而蒙古人也非常符合明朝人心里蛮子的定义。
    大家就进入隔着长城互称蛮子的幼稚时代。
    都是蛮子,谁也别嫌弃谁。
    两人寒暄几句,洛哩便自仆役怀中抽出一封书信,递给固鲁思齐布,道:“九贝勒的信。”
    固鲁思齐布展信,片刻就挤起眼来:“我就八百人,还兵分两路?”
    信上面用回鹘式蒙文写着多尔衮的命令,让其兵分两路,先遣一部率先渡河探路,固鲁思齐布则留守北岸,监制舢板浮桥,以助大军渡河。
    固鲁思齐布的面色难堪,按理说,哈剌慎部骑兵应该得到短暂的休息时间,监造浮桥的事儿,则由稍稍落后的嫩江科尔沁汗巴达礼负责。
    毕竟巴达礼的兵多,哪怕修桥也能修得更顺当。
    “只能分了,土默特的卒子像狼一样撵着九贝勒,总不能在北边交战,杨蛮子从北边抽了一万多户进鄂尔多斯,北边没人,抢都抢不到粮。”
    洛哩说着看向固鲁思齐布:“这事兄弟也帮不上忙,我得到的军令是帮你看着东边……不论如何,多长个心眼儿,这次的敌人不一样,都他妈疯子。”
    说起一路所见所闻,洛哩已经不是后怕了,而是没完没了的害怕。
    他在阴山与狼山以北,所过之处见到的并非仅是漠南荒凉的戈壁与草原。
    而是在戈壁滩和草原之间,沿着海子与河流,修造出的一道道水渠、开垦出的一片片农田,在那些农田周围还有大队人马生活的迹象。
    他们挖了井,修了很少的地窝子,还有来不及拆走的牧场围栏和砖厂窑厂。
    洛哩认不出农地里种植着什么样的庄稼,他只是潜意识对那些农田感到害怕。
    因为林丹汗向西败逃时,他就在抵达宁夏前夕脱离队伍,逃回东部转投后金,当时走的就是这条路。
    他记得很清楚,那时候这里一片荒凉,到处是黄河改道留下的烂河滩,可没有水渠和农田。
    显然这些东西是刘蛮子的兵抵达之后,才开始修造耕种的——他们才来了仅仅一年!
    这些变化很重要,但对战争来说却又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些‘遗迹’,表达出漠南都督府灵活的态度。
    他们了大力气在荒野中开垦农地,在河流间修造灌溉田地的水渠,却又在战争来临前的第一时间全部放弃,人畜统统迁往别处。
    他们既不像大明那样死要面子不肯承认失败,把官员、军队和人口锁死在一座城池里。
    可他们的军队也没有离开归化城,反倒在阴山北麓处处邀击,以极大的热情拖延他们的进军速度。
    这又不像林丹汗,悲观到尚未交兵,因为没做足准备干脆带着汗庭游走。
    那些水渠遗迹和农地里长势良好的庄稼,以及阴山北路出击的漠南军队,无端给洛哩带来一种可怕的猜想,就像是一种宣言,好像在说:你们终将离开,而我们扎根于此,还会回来。
    这种猜想,让他对此次战役产生很多不好的联想。
    就比如,他们能否在多尔衮的率领下,于断粮之前抢到足够回归的粮草。
    又或者,当他们今年回到沈阳,明年再来的时候,这片已经长出不少庄稼的土地上,会不会再长出几座堡垒。
    这份忧虑同样感染了固鲁思齐布。
    他拧着眉头,将军令牢牢攥在掌中,缓缓摇头道:“若是如此,恐怕今年就是进攻漠南,最容易的一年了。”(本章完)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