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晚明霸业 第937章 水军的意图

第937章 水军的意图

    一提起南洋的吕宋,泛指吕宋岛马尼拉一带,我们对他们的直观的印象除了做事比较死板,佣工比较出名之外,专业一点的可能知道他们的香蕉出口、水果菠萝、椰子之类的出口比较旺盛。
    而令人遗憾的是,眼下的吕宋连后世都不如,因为华人对他们死板的印象是一样的,而他们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没有开拓出来。
    首先东方还没有种植橡胶树的习惯,而且水果作为容易腐败的农产品,在还没有冷冻箱的情况下,想要从贫瘠的吕宋运输到大明,基本上不现实。
    就连可以用来制作糖的甘蔗,到今天也没有被推广开来,因为按照历史的走向,是西班牙在吕宋推广甘蔗种植的。
    眼下,西班牙控制下的种植园,主要是用来种植粮食,用来供给当地的驻军的。
    而放着吕宋岛不开发,那他们这不是典型的占着茅坑不拉屎么?
    错!
    在很长一段时间,大明施行禁海的策略,为了能够获取足够的收入,西班牙人从吕宋购入丝绸、铁器、工艺品、茶等商品,然后装上货船,
    运往殖民地和欧洲,而大明从这笔贸易之中获取的是白银、黄金以及香料。
    从世界的角度出发,如果大明将西班牙赶出吕宋,这个没落的海洋帝国,将进一步丧失他在世界的地位,这对于葡萄牙、荷兰、乃至英吉利和法兰西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可以迅速瓜分西班牙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而瞬间取代。
    而对于大明来说,失去的却是一条贸易渠道。
    对于缺乏白银的大明来说,这未必是个好消息。
    尤其是大明与荷兰的糟糕关系,无疑会增加世界体系之中的贸易成本。
    拿下吕宋从长远来看,确实不错,但是眼下只能获得一堆嗷嗷待哺的穷人,以及制造麻绳的原料。
    徐梁思索再三,他觉得他还是不应该因为所谓的领土而冲昏头脑。
    领土的强大固然伟大,但是从未来世界发展的维度来看,领土这个概念在未来并不多么吃相,取而代之的是民族的概念。
    即便是要发生战争,拿下吕宋,也要等白银进口贸易进一步萎缩,到了戏班也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的时候再发动。
    而以眼下大明的实力,如果想打,可就不是一国之战那么简单了。
    势必会一鼓作气,将荷兰等一众西方国家,直接驱逐出马六甲一带,构建起大明势力范围圈。
    大明需要将印度洋化为内海,构建一个属于大明的亚洲体系,一个称霸一个大洲的霸主。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大明的利益,同时不让其他的国家把桃子摘走。
    “现在眼下最为紧迫的是推动各大舰队建设。”沈廷扬操着一口上海腔,抚摸着胡须说道:“而且,我们应该尝试从陆军体系里脱离出来,建立一个属于我们海军自己的大都督府,陆军的视角太过于狭窄,还停留在华夏文化几千年来的传统的大陆争霸思路,这对于我们大明海军以及大明帝国的长远发展不利。”
    郑芝龙口中称是,心里却默默的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海权的概念在后世一直非常火热,在美国的马汉作为总结性论述之后,更是上升到政治军事的角度,是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大国的标志。
    而眼下,深知海洋重要性的徐梁,在创建国家之始,就开始向外灌输这种概念,后来在建立海军之后,一位位海军将领又不断的去完善,加之江南沿海地区商人、士子们,通过报刊不断的完善,最后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
    那就是海洋亦是领土,神圣而不可侵犯。
    战舰是大明在海洋上可以移动的堡垒,战舰可以开到的地方,大明就该获得应有的尊严。
    因为皇帝地位太高了,他需要去调理整个帝国的命运,所以朝野上将更多的海权的希望放在沈廷扬身上。
    就连郑芝龙都不得不承认,虽然沈廷扬的战斗力一般,但是在海洋系统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尤其是帝国军事大学海洋系统培养的高材生终究是会走入军队,他们终究会成为海军的中流砥柱。
    皆是,这位老夫子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
    反观自己,虽然从圣人和民间哪里都获得了不少银钱,也提拔了不少族中子弟,却没有想过去办学校,充分挖掘更广阔的力量,这简直是一种极其愚蠢的思路。
    现在去反观陛下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将成为大明的君主,可以看得出,人民群众才是这个世界最有力量的一群人。
    他们的力量像是大海一样强大,他们蕴养着无穷的可能。
    “我觉得你的想法是对的,让那群老东西整天蛊惑天子,搞什么北伐,又浪费精力,又伤害钱财。这些钱如果投在我们海军,得有多少舰队,我们可以开辟多少殖民地?”郑芝龙忍不住抱怨道。
    沈廷扬对此却抱有悲观的观点。
    即便是朝廷不准备北伐,国库的银子拿来扩编舰队的可能性也不高。
    君主、海军、民间各方势力在推广海权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明的海船明显不如西方船的观点,在大明却没有引起任何方面的注意。
    现在大明虽然也在建造泰西船,但数量有限,如果发生海战,多半还是老战术:先用大船碾压,接着接舷跳帮,最后火船围攻。
    以现在南洋界面的泰西船数量,这样打的确也能打赢,但显然是落后且不经济的。
    而且皇帝陛下认定的优秀海船,应该是巨舰大炮,形同海上堡垒。这个课题已经广泛推广,大部分资金是从海军军费中划拨,但进展缓慢。非但动力核心远不能达到要求,就连龙骨肋材也很不过关。
    所以沈廷扬还是希望独立一个海军都督府,让海军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认同,也不至于兵部、户部一面倒地支持陆军。
    郑芝龙经年累月地借力打力。最终打跑了闽粤海上的各路大佬,成为海上霸主。
    如今他“身居高位”。与国家同休戚,这无疑是步上了人生的新巅峰。不过碍于视野,他终究不能跟沈廷扬这样中枢出身的儒商相比,更看中的是铁打的实力。
    “哪怕建成再多舰队也没用。”沈廷扬无奈道:“大都督府总参谋部呈上去的题奏全都是关于陆军的。海军若不是天子想起来了问一句,压根没有声音,而天子日理万机……”
    郑芝龙在脑中转了转,知道自己的履历没有沈廷扬过硬,海军都督府大都督的位置多半是沈廷扬的。若是以前,自己还能用银钱争一争,或者猜枚赌赌运气,但现在这位天子却肯定不会放任这事。
    “我如今年迈上不得船了。”郑芝龙感叹一声,“若是沈督有用得上的地方,出谋划策还是能够胜任的。”
    沈廷扬面带微笑,心中暗道:一开口就要一个总参谋部?不过上不得船。意思是各大舰队总兵位置全让出来?
    这样的交换有些不像郑芝龙的风格啊!
    “提督各舰队总兵官就交给小子们去做吧。”郑芝龙补了一句。
    沈廷扬这回是真被气笑了:这老海盗还真是打得如意算盘。中枢大权要紧握手中,就连四大舰队都不肯放过。谁不知道现在大明年青一代中他长子郑成功正得圣眷?
    “老夫聊发少年狂,偶尔还是想出海散散心的。”沈廷扬笑道:“我沈氏以商为根,以工为底。子弟多有擅贾能工之辈,总装、后勤两部倒是有信心能够撑起来。”
    郑芝龙知道沈廷扬在开发舟山之后,造船能力上了一个档次,族中造船场坊数十处,不比自己在福建的根底弱。
    ——不知道紧抓中枢大权,只谋求黄白之利,这眼光也太差了些。就算饶你一个舰队总兵又能如何?你还能擅自出海不成?
    郑芝龙心中冷笑。
    沈廷扬也望着郑芝龙冷笑:今上本就是权谋大家,对海战海略了如指掌,为人又自信固执,你想给他老人家出谋划策,这工作却艰辛得很呐。
    两人目光一交,同时一笑,算是默契在胸。
    八月间,南方报纸上先是吹风,借着大明利亚新奇故事说些大明重陆轻海,焉知海外不复有诸如大明利亚之空地?与其在北方与鞑靼、瓦剌争夺草原,不如广建水师,开疆海外。
    这本是很常见的南下北上之辩,但是很快就有人接着这个话头说起了大都督府的人员组成,无一例外都是边镇老将。
    吹风吹到这个程度,就得看朝廷的意思了。
    十月,沈廷扬和郑芝龙没有等到皇帝陛下反对的意思,终于松了口气,可以上奏圣前,请求建立海军都督府,就海事海战为陛下分忧,监管海军。
    面对海军自立门户的要求,大都督府自然不愿意。
    秦良玉、尤世威等人先后上疏反对,但沈廷扬和郑芝龙的家底却比他们更厚,朝廷中的关系也比他们更深远——始终不能忘记,沈廷扬可是做过内阁舍人的。
    陆军老将们在朝廷和舆论上都不占优势,文官也更乐见武将们内讧,有心要把水搅浑。
    同时还有一只黑手开始分化大都督府内部,一方面抬高秦良玉,放言海军仍旧接受总训导部的监管;一方面又扯出尤世威、李昌龄等人曾经被俘却不殉节的旧疮。
    不见血的战争到了这一步,陆军系算是完败。
    十月,大明在漠南打了一场大胜仗,俘获西土默特部四万余人,开进归化城呼和浩特,八大板升尽数归入大明直接统治,彻底平定漠南指日可待。
    因为这次的胜利,徐梁召见了大都督府的一干老将,也让沈廷扬和郑芝龙出席。
    “漠南平定之后,大军还要向北、向西继续开进,大都督府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徐梁先给大都督府下了定论,又道:“不过南面的进度也不差,而且现在我大明海疆与陆疆持平,海防不强,虽倭寇那般岛国都能骚扰我腹地。故而设立海军都督府也是题中之义。”
    秦良玉等人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纷纷垂头。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