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晚明霸业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怕得罪人的姐夫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怕得罪人的姐夫

    第六百七十八章不怕得罪人的姐夫
    粮票这种东西,年纪稍微小一些的朋友可能没有见过。
    但是徐梁这个年纪的人,小时候肯定是见过粮票的,不仅仅有粮票,还有肉票,布票。
    这种东西,是特定物资不充沛时期的产物。通过计划的形势,保证物资分配的基本公平,让大多数人活在基本的水平线上。
    一个商人,你就算是再有钱,如果没有票,你也休想在国营商场里买走一丁点儿的物资。
    这东西,毛熊曾经用过,白头鹰也曾经用过。是非常不错的举措。
    粮票本身不可以作为货币使用,但是他却具备货币的一些功能。通过粮票,可以直接去兑换等质量的米面。
    这对抑制粮价有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战乱,资源极其缺乏的时代。很快百姓就习惯了用粮票换粮食,而不是用铜钱。
    “姐夫.”徐梁略微有些迟疑,最终还是开口道:“各地发现有人高架搜罗粮票,套现粮食。”
    粮票现下是朝廷官员和各地方工厂的工资,甚至服徭役阶段下发的也不是银两,而是粮票。
    但是百姓习惯了几千年的银钱,依然具有非常强大的惯性。仍然有很多人勒紧裤腰带,将一部分粮票换成银子。
    粮商和有投机性格的商人就会收购粮票,换取粮食,然后再高价出售粮食。可以非常轻松的赚取差价,甚至连运费都省了。
    因为粮票是全国都允许兑换的,而运送粮食,还有损耗。
    “人性趋利。如果是自己赚取点好处,无可厚非。”徐梁喝了口热水,“如果刻意的囤积居奇,一旦粮票的回收和供应出现问题,那么我们朝廷的信用就会受到影响。”
    这让徐梁不由的想起了后世在史书上学的沪市的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那是多么的残酷。如果有人大规模的收购粮票,然后集中在某地换粮,那么朝廷就要调集大量的资源去补充,而且这个过程中时间还是非常大的。
    到时候,很多手里有粮票的人,很有可能兑换不到粮食,那么就有可能引起骚乱。
    其他人听闻都面色惨白。倒是徐梁朝政经验丰富一些。他虽然不怎么去朝堂,但是却经常在农部工作。对于朝廷上的事情非常了解。
    “姐夫,我现在就给农部发条例,要求各地控制单人的兑换额度。”徐梁立刻想到了方案。
    徐梁点点头说道:“这是个法子,但是不是个好法子。还记得咱们国家初期发的纸币吧?大明宝钞,多好的东西,本来可以为国家的金融产生巨大的帮助。朝廷的俸禄,国家的报酬都是要发宝钞的,可是这东西后来变得连纸都不如,信用就彻底破产了。而我们这东西,虽然跟宝钞不一样,但是如果有人拿着这东西,却感觉不到价值,心里就会产生落差。信用就一定会受损。”
    “如今国家战乱不断,时局艰难,只要发出声明,大家应该都会理解的。”
    “理解没有用处,一千个人中有一个人理解,而只要有一个阴谋家挑唆,就起码能让半数以上的人受到影响。”徐梁打断徐梁道:“比如超过一定数量的粮食,想要获取,可以,不过必须提前一段时间预约。你们可以根据各地粮草调运的时间,做出一个阶梯性质的告示,告诉百姓。”
    “我明白了姐夫。现在我们的粮票都是足额发型的。”徐梁继续说道:“府库里有多少粮食,我们才会发多少粮票。”
    “对,这是最重要的。切记如果你们滥发了粮票,我们前线的将士就会从猛虎变成弱羊。”
    一般情况下,劳役工作了一天,领取了小额的粮票,会全数兑换成粮食,用来养活一家老小,现在条件比之前要好,绝对会有点儿余粮,虽然不是很多。
    但是饿怕了的百姓,一般情况下,宁可看着粮食藏在地窖里,也不愿意看着一张粮票放在口袋里。
    就算是有人存了粮票,数额也不会特别大。所以如果超额发型,这东西的危害绝对比宝钞还要打。
    朝廷能够有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徐梁不想见到这种场面。
    “无论如何,都要让百姓坚信。只要他们手里拿着我们的粮票,就一定能兑换粮食。”
    在徐梁生活的前世,一般情况下都是某宝和某信的天下了,一般生活中,人基本上用不到现金。但是每当过节的时候,依然是银行非常忙碌的时候。
    人们会排成长长的队伍,等待取出大额的现金。绝大多数人,会被告诉银行现金不够,改天再来。
    人们一般会很听话回家,明天早点儿来排队。
    如果是大明,老百姓一准儿炸了。
    这种事信用的不一样导致的。
    “姐夫,你放心,手底下人抽查的很频繁。”朱慈烺道。
    徐梁当然不会彻底放心,但是看到朱慈烺如此自信,内心还是舒畅了许多。他道:“对于那些收集粮票的人,我们没有理由打击。因为他们这么做,实际上是对粮票的支持。对吧。只有相信粮票不是废纸的人,才会花银子买。”
    这种人若是再稳定些。粮票的超量发行也就有了基础条件。
    “但是借此囤积粮食,”徐梁喘了口气,“不论是否造成了影响,其行为本身就是对粮票体系的蚕食和攻击。”
    将公仓的粮食转入私藏,看似是没有损公肥私的公平交易,但是大量资源脱离掌控。被人为闲置,而不是进入消费领域,本身就是对粮票体系的破坏。同时还会造成劳工摄入热量不足,降低劳动效率等问题。
    “他们若是不出售呢”朱慈烺觉得有点转不过来弯了。
    “他们若是出售,只是占点小便宜。我还能容忍。”徐梁道:“但是藏着不出售,那就是在动摇国家基石了!”
    山陕粮食绝收是事实,但就算再绝收,也不至于颗粒无存。如果真是颗粒无存,李自成张献忠也就闹不起来了,更不可能“开仓放粮”收买人心,让饥民跟着他们一起造反。
    事实就是,各地乡绅仍然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或是为了自保,或是为了居奇抬高粮价,最终激化成了饥民造反。
    “所以,既然发现有人收购粮票套取粮食,你就应该立刻统计粮票……”徐梁喘气道:“从粮票回收速度统计上,能够看到异常加快或者减缓。还有就是监控市面上的粮价,有心人肯定能算出来,咱们的粮食每石一两五钱。”
    这个价格是内部定价,用来制定各从业人员的基本工资,对外保密。不过对于那些粮商来说,真有心要钻空子,肯定能够从工资支付的粮票数额上计算出这个价格。有人收粮票去买粮,就是意识到了这里面的价差。
    “谁家的粮价涨过了三两一石,立刻通报。”徐梁朝后靠了靠。
    朱慈烺应诺。
    小神医缓缓起身,道:“陛下,您该休息了。”
    徐梁抬了抬手:“还有,现在有多少会计了?”
    “回陛下,财会考试是逢丙、辛两日开考,戊、癸两日发榜。如今治下通过考核者有三千七百六十三人。不过大多数都是农部和各县的主薄。”朱慈烺道。
    “着户部发一份通告,三个月……”徐梁道:“三个月后,每个商号都要注册登记,必须要有东家、掌柜、账房的户籍记录,账房必须有农部核发的会计证。明年正月开始,全省商号,必须按照朝廷格式记账,以备农部、户部、御史台联合查询。唔,这事后期得单独成立一个司署,你去跟崔学士商量一下,成文之后再与京师的阁老商量一下,这个新设的司署负责全国的各项税收。”
    “陛下,那之前的课税司……”
    徐梁摇了摇头:“唔,名字可以仍然叫课税司,不过规矩全都重新订。尤其是商税,从山东开始,以前所设钞关全部废除,税吏可以优先进行财会培训,若是考不出来,就让他们去修路挖矿。”
    “陛下,不会被说是苛政么?”朱慈烺担忧道。
    “太祖时候国子监生不好好读书,都是要打板子的。”徐梁不以为然道:“又不是直接将他们罚为苦役,给他们三个月时间,读不出来就自觉些去种地、修路、挖矿,反正不能不做事。”
    大明的商税收取机构繁杂纠缠,令出多门。若是勉强分起来,最大的婆婆就是隶属于农部的课税司,各州县的课税局为其分支机构。在此之外还有隶属于工部的竹木抽分局(厂、场),用来收取竹木税,开始是收实物,后来改为货币。
    到了宣德年间,宝钞泛滥,为了挽救这种一本万利的货币符号,朝廷在水陆要津设置钞关,用来收取过往车船上的商货税。这种钞关前后共设立了十三所,职权有大有小,譬如浒墅关非但收过往车船税,还监管了附近的九个课税司、局。
    这三者是最大的官方税收机构,同时还有塌房、官店、官牙也兼收商税。万历时候还派出了税使监税,权力也是极大,近乎没有限制,闹得天下沸腾,多次激起了“民变”。而且各路藩王也趁着朝廷政治衰败,大肆设置私税,拦截过往商旅,形同抢劫。
    如此种种不堪,都造成了大明税收制度的混乱。再加上官绅不纳税、豪门势家抗税、官吏贪污、商贩逃税……以至于明朝经济远胜于故宋,但税收却比两宋都大大不如。
    “新章程里,有一条原则,必须坚守。”徐梁竖起食指:“天下一体,纳税为公。”
    “官绅一体纳税?”朱慈烺早就听说皇太子说过这个设想,但觉得太过匪夷所思,也没深究。今日再听到此说,不免有些惊诧。
    “不。”徐梁摇头道:“不是官绅一体纳税。
    “是天下一体纳税。从咱家开始。”
    朱慈烺面色发苦,“姐夫,你这是要把咱们皇室全都得罪一个遍啊。”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