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草根选调生 第60章 鬼崽岭中的谜

第60章 鬼崽岭中的谜

    郑平湘用手指着鬼崽井对岸连着的一个山坵说:“看到没有?就是鬼崽井连着的那头那个山坵,我们祖祖辈辈,都叫那个山坵叫鬼崽岭。”
    钟国正顺着郑平湘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是一座典型的南方丘陵小山岭。山上是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枞树林,偶尔夹杂着一些直冲云霄的竹子。由于距离较远,钟国正并没有看到有什么鬼崽崽,也不知郑平湘所说的鬼崽崽是什么意思。
    在钟国正的家乡,人们常常把小孩子叫作鬼崽崽,意思是像鬼一样灵活的小孩。被叫作鬼崽崽的小孩,一般都是那些聪明伶俐,见人讲话,见神打挂,懂礼貌,很能干的小孩子。那些老师憨厚呆板的小孩子,是没有人叫他们鬼崽崽的。
    可他眼睛里看到的却是一片寒山地区再普遍不过的枞树林木,就不解的问郑平湘:“郑支书,那山坵上,哪里有哄么鬼崽崽啊?你说的鬼崽崽,到底是说人,还是说鬼啊,还是说的别的哄么东西啊?”
    郑平湘解释道:“我说的这个鬼崽崽,既不是人,也不是鬼,是那些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人像。那里还有两块石碑。我不晓得你们去看过没有,没有看过的话,我这就带你们过去看看。我觉得,那个地方蛮有名堂的,你们应该去看看。”
    郑平湘听他们说没有去过,就背起锄头,把他们带到了鬼崽崽山上,对易大伟和钟国正说道:“也不晓得从哪个朝代那个年代开始的,我们这里的人,都把那个山坵上堆积的石头像,叫作‘阴兵’,叫作‘鬼崽崽’,把这个山坵也叫作‘鬼崽崽山’。意思就是说,一个山坵都是鬼崽崽。”
    易大伟从到大历县公社当书记后,就多次听别人说起过这里的鬼崽崽山,鬼崽崽井,但从来没有到实地看过。当他和钟国正走进这座鬼崽崽山,才发现山中树林密布,绿树成荫,高大的枞树林就像一座巨大的房屋,已经把这个小小的山岭纳入在自己的“屋檐之下”,散发出一种阴森森的气氛。
    在这个连空气一点都燃烧的燥热的天气里,不一会儿,他们就感到一身都凉爽爽进而凉飕飕的,仿佛进入到一个防空洞里,也好像是走进了一个天然的岩洞里面似的。他们顿时感到非常的奇怪和惊异,两人不由自主的相互对视了一下对方,对这个小小的山坵充满了不解与疑惑。
    当他们看见满山散落的或蹲或卧,或坐或站,或爬或吊的,成堆成群上百成千的人形石头像,还有悬挂在树枝上的,藏在树兜边上的,躺在水边边的,早已被惊得目瞪口呆了。他们虽然没有到西安去看过秦始皇的兵马俑,但在书上都读到过兵马俑,看到过兵马俑的图像。如果说西安的兵马俑高大伟岸,那这里的石人像则鬼灵精怪,绝不亚于兵马俑半点!
    郑平湘对他们说:“你们千万不要动这些石人像。他们很有灵气的。要动它们的话,必须要先烧香化纸,经过他们允许之后,才能动它们的。要不,你们如果动了这些石人像,不久就会得这样或那样的莫名其妙的怪病。诊都没办法诊。”
    郑平湘接着说道:“这些石人像,大多都是用石灰岩雕刻而成的的,也有用花岗岩、砂岩、紫页岩、麻石雕刻的,大小都在一尺到两次五左右。也不知道在这里堆放了几千年了还是几万年了,更不晓得这是谁堆放在这里的,为哄么堆放在这里,做哄么用的。一句话,它就是一个千古之谜。不晓得这里面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不可告人的绝密。”
    钟国正仔细地察看着这些石人像,发现这些石人像,无论它们的身材大小高矮,都是用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雕刻的手法简洁豪放,对身躯、手、脚的雕刻,都很注重动作的力度,但却很少讲究形态的逼真,或许是由于年代的过于长久,雨水冲涮和自然风化的缘故,逼真的外貌一惊被风雨腐蚀,绝大多数石人像的人工雕痕已经完全看不到了。那些石人像头部的饰物,使人看起来几乎都呈尖顶的形状;石人像的身上,有着战袍的,有着披风、打领结、佩带精美护身符的,有绾发髻、戴头巾的,有拄剑、持刀的;而空手的石人像,姿态动作多为双手随意斜放在胸前,全身放松呈坐姿状态,垂右腿曲左腿,呈交叉形态;有的双手放在腹部,席地而坐;有的右手叉腰,左手弯曲高举到头部,或者双手叉腰,双腿像舞蹈形状……
    在石人像群的西北方向,立着两块石碑。一块石碑上的题目是《栎头源坛神记》。碑文是一个贡生在清光绪二十九年撰写的,碑文早已模糊不清,隐隐约约,时有时无。
    几个人站在那里费了很大的功夫,像考古专家一样研究了大半天之后,才勉强“猜”出《栎头源坛神记》记载的大体的意思是: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若在数寸,千形万状,不可胜纪……然能祸福人,生死人……此阴兵也。夜从山下经过闻鸡鸣而化石。故有全身者,有半身者,有只露眉目者,而最奇者在树上……
    在不远处也有一块石碑,题目是《游栎头水源神祀记》,也是一个贡生写的碑文,大意是说,当地人对这些千姿百态的石像敬若神灵,原因是这些石像能预测人生祸福,能助人们消除天灾人难。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会自觉的来这里烧香化纸,以求神灵保佑……
    “至今,我们这里的人都认为石像有灵,可消除灾难。”
    郑平湘指着这些石人像说:“附近十里八村的,方圆几十里的,到现在依然保持着灌祀的传统,一逢年过节,人们就会很自觉地提着鸡公到这里宰杀,然后再用杀出的鸡血来灌地,祭祀这些石人。”
    看来无论时光过去千年百年,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对于历史渊源文化的认同感始终如一,代代相传。
    一听说灌祀,钟国正突然想起早几天看的《礼记·郊特牲》一文,里面写道:灌以圭璋,用王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阳气也。这是古人对土地的一种崇拜方式,古人常常以灌祀、瘗埋之仪礼地。
    这种灌祀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这个地方还保留着这种灌祀的习俗,难道这里埋了一个哄么天子类的大人物吗?他不由自主的和易大伟说道:“易书记,两个贡生都给这个鬼崽崽山的鬼崽崽写文章,还刻了碑,是不是在这里,埋了一个哄么皇帝般的大人物?”
    易大伟虽然祖籍不是寒州人,但由于父亲在寒州工作,就生在了寒州,长在了寒州,大学毕业后又分配到寒州工作,早在读小学的时候,就曾经听父亲和其他大人们说过,大历县那个地方传说埋了一个皇帝,只是不晓得埋在哄么地方,历史上来过不少的人到这里来找宝挖宝,但都没有找到具体的地方。看了这些石人像群后,心想,难道大历县真的埋过皇帝?听到钟国正问,他就问郑平湘:“你们这里还有没有什么传说啊,庙宇啊,等等,与此相关相联的东西和故事?”
    郑平湘很自豪地说:“从小就听村子里的老人说,我们这边的人都是舜帝的子孙。解放前,我们这里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寺庙,出名的有迎圣寺呀、禹王庙、万岁庙、白象庙等等。那个特定年代的时候,破四旧、立四新,基本上都把那些庙给拆掉了,现在就只剩下禹王庙和白象庙的遗址了。左边过去五十来米,就是清代乾隆年间重修的禹王庙遗址,对面尖山岭的山腰上,还有一处白象庙的遗址。还有的人说,舜帝就埋在这个鬼崽崽山里,这些鬼崽崽就是保护舜帝的。”
    钟国正问:“司马迁的《史记》上不是说,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舜帝哪么会葬在这里?”
    郑平湘说:“记载是这样记载的。但我猜想,司马迁肯定是听别人瞎说而瞎写的。他如果着的晓得舜帝具体死在哪里,具体埋在哪里的话,就不会写哄么‘苍梧之野’和‘江南九嶷’了,而是会写成‘崩于苍梧’、‘葬于九嶷’了,或者写成崩于苍梧的某一具体之处,葬于零陵九嶷山了。”
    停了停,郑平湘结社说道:“司马迁一个太监、阉鸡公,地地道道的假男人家,他对皇帝恨都恨死了,他会写真的?所以,司马迁绝就绝在他不写具体的地方,只写一个大概的方向,让人无法说他是错的,也无法说他是对的。”
    “你们都是大学生,应该读过历史。最早的时候,我们这里就叫苍梧国,到楚国的时候,改成苍梧郡,秦国的时候才没有的。现在广西还有一个苍梧县。但与我们这里没有一点关系。你们想想,就清楚苍梧和江南的范围,更清楚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从死的地方搬到埋的地方的艰难性和可能性。再说,我们这里本来就属于苍梧之野的范围,至于江南九嶷,有的说是九嶷山,有的说是九座相似的山,现在谁也搞不清楚司马迁说的江南九嶷到底是指哪个地方。江南,长江以南,那就是现在的大半个中国啊。大半个中国的范围,那就只有后人尽情的八仙飘海,各显神通了。推理演绎猜测也好,考古和自找证据、自造证据、自我认定、自己链接也罢,只要能够做到自圆其说就行了。”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