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北宋小文豪 第一百二十八章 稳妥至极!

第一百二十八章 稳妥至极!

    苏辂第二天腾出个大课间去跟他岳父了解了一下范祥,发现这是个了不得的理财高手。
    本来朝廷用的盐法是榷盐法,简单来说就是卖盐这事儿由朝廷垄断,从生产、运输、售卖都是朝廷一手搞定,旁人没有插手的余地。
    范祥在陕西搞了试点,大胆地把它改革成了钞盐法。
    就是朝廷发盐钞,盐商自己去提货,朝廷只需要拿钱就好,其他运输活儿由盐商们去烦恼。几年试用下来,盐利没少,每年还能节省几百万钱的损耗费和运输费!
    苏辂现场用他用处极大的金手指查了查,发现后来到明清时期用的盐法都脱不出这个模子,可见它是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最适合国情的盐法了。
    难怪人家一把年纪了,他岳父还想把人挖来三司干活!
    这么牛逼的理财能力,不好好发挥一下余热为国家赚点钱可惜了!
    苏辂颇为期待地对张方平说道:“真想早点见见这位厉害人物啊,要是能从他手里学到那么一点点能耐,肯定受用终身!”
    张方平横了他一眼。
    说得那么好听,实际上不就是想学赚钱吗?
    学这个有什么用处?
    哪怕范祥把盐法改得这么好,官位还不是常年原地打转甚至被人毫不留情地摁下去?想靠这个出头,太难了!
    苏辂打听完范祥的具体情况,又问张方平是不是准备全面推行范祥这个钞盐法。
    试点出成果了,是该全面推行了!
    张方平说道:“你问这么多做什么?”
    苏辂说道:“还不是我爹,他非要我写写这方面的文章,我想着您最熟悉,所以才来问问您。”
    张方平给了他肯定答案。
    光一路都能省那么多钱,要是全国推行,对朝廷财政来说应该大有益处。
    苏辂又跟在张方平去三司调阅这几年的盐政资料。
    对于苏辂这个苏涣爱子、张方平爱徒,三司的人都挺熟悉了,听苏辂说要了解盐政这一块的事儿,他们麻利地帮苏辂找出了相关存档。
    只要搬出张方平的大名来,底下的小吏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
    苏辂在心里赞叹了一番,愉快地翻看起厚厚一大摞盐政档案。
    为了保证不遗漏任何内容,苏辂找了个在线扫描网站边看边把它们全扫了进去,轻轻松松地达成过目不忘(忘了还能查存档)成就。
    有了这些资料当基础,苏辂捣鼓起具体方案来就更轻松了。
    见钱法、钞盐法这些旧说法,已经在朝堂上争过几轮,支持率有点低,推行时很多人可能不仅不会响应,还会暗中使绊子。
    苏辂决定抄个新名字,纲运法。
    瞧这名字,有纲有法,是不是一听就很有安全感?
    纲运法脱胎于钞盐法,只不过它有个“纲运权”,拿下纲运权、名字写入纲册的商贾可以卖盐,没拿到纲运权的商贾拿不到官盐不说,私自售卖走私盐还得蹲大牢。
    有了纲运法,朝廷每年能得多少钱都是有数的,剩下的风险与隐藏成本都由竞标纲运权的盐商承担,赚了盐商向朝廷缴税,赔了他们自己承担,童叟无欺,愿者加入!
    要是盐商运销不善,缴税额度低不说,还要朝廷帮忙擦屁股,朝廷有权收回纲运权。
    至于该怎么从中赚钱,那是盐商自己该考虑的事。
    垄断市场的专卖权都给你了,你还能把自己搞赔本,难道还能怪朝廷不成?
    入夜,点起一盏灯。
    抄,无穷无尽地抄。
    苏辂先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改良完纲运法,又给他爹附赠了一个小贴士:沿海地区盐田晒盐工艺。
    根据当前盐政和明清盐政的情况进行比对,苏辂发现晒盐这技术的推广应该是在北宋变成南宋之后发生的。
    南宋把首都搬到杭州去了,那边离海近,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离大海近,可不就得靠大海吃饭吗?
    对于朝廷财政来说,卖盐是一大重要收入,所以大伙都卯足劲在制盐工艺上下功夫,从质量和产量上都有了巨大飞跃。
    美丽富饶的江南富贵乡,硬生生让大宋又多苟了上百年。
    一直到清朝,南边都还时常有大盐商崛起。
    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受到了盐商们的盛情款待,又是建行宫又是修园子。
    乾隆看了十分感动,回去以后琢磨了两年,一口气把这些个富得流油的盐商全端了,同时还引起了朝廷大地震,有名的铜牙铁齿纪晓岚也在那会儿被流放去新疆。
    由此可以看出两件事。
    第一,垄断生意是真的有钱。
    第二,别和皇帝摆显你有钱。
    苏辂直接把明清那些个大盐场大致列了出来,供他爹和他岳父做试点用。
    晒盐工艺虽然长期来看能节省很多成本,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但前期投入不少,对选址要求也高。
    比方说四川这些地方吧,你就算把晒盐工艺吹得天花乱坠,还是只能老老实实挖盐井,四川境内压根没海没咸水湖,拿头来晒!
    苏辂写完最后一笔,长叹一声,觉得自己为了亲爹和岳父能升官,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他们要是不当个宰执给他依靠一下,都对不起他这样辛苦!
    苏辂收好自己精心整理的盐法改革方案,第二天一早急匆匆交给他爹苏涣就赶紧上学去了。
    昨天午休时间跑三司看资料,昨晚又辛辛苦苦拟提案,闹得他早上起晚了,上学差点迟到!
    苏辂就是在这种踩点上课的情况下与司马光狭路相逢。
    苏辂远远看到有个陌生官员正在朝资善堂走去,直觉觉得这该是新来的老师,立刻停下超车的脚步,若无其事地上前问好:“您是来给我们讲课的吗?”
    司马光见苏辂脸上微红,气息还带喘,知道他是一路跑来的,不由皱了皱眉。
    资善堂中只三个学生,一个是宗室子弟赵仲鍼,一个是王安石之子王雱,剩下最小的那个就是苏涣家的小儿子苏辂。
    关于苏辂的事,司马光听了不少,这小子当然是聪明的,就是性情太不稳重,平日里又有些疲劳,欧阳修和韩绛都让他多盯着这小子一点。
    司马光最重规矩,头一天就撞上苏辂踩点跑来,不由教训道:“你若早些出门,便不用赶这么急了。”
    苏辂听到司马光严肃的语气,一下子想到一个词儿:教导主任!
    “情况特殊,情况特殊。”苏辂连声说道,“昨夜我挑灯夜读,不小心睡晚了,所以今天出门迟了些!”
    司马光没再多问,摆摆手让苏辂赶紧进去。
    苏辂跑进资善堂,坐定之后跟旁边的赵仲鍼小声嘀咕:“新来的先生怪严肃的。”
    赵仲鍼捅捅他,让他好生坐着别吱声,司马光已经进来了!
    苏辂立刻坐成乖宝宝。
    司马光看了苏辂一眼,对三个学生自我介绍了一番。
    听到司马光报出自己的名字,苏辂睁大了眼睛。
    司马缸!
    哦不,司马光!
    怪不得刚才感觉这位大佬身上有种扎眼的教导主任光辉,原来他就是北宋有名的喷子头头,哦不,谏官头头司马光!
    据说他曾是北宋谏官代表人物。
    他,喷过皇帝,喷过宗室,喷过外戚,喷过武官,当然,他也没忘记喷喷文官。
    他左手握着律法,右手握着礼制,依靠一双善于发现违法违规现象的眼睛横扫全场,经验丰富不说,扫射范围还特别广,最终树立了自己光明伟岸的清流形象,成为守旧派领军人物!
    据说他知谏院的时候,还立个碑记录谁上书次数最多,按弹劾别人的次数进行排名!
    想想看吧,如果你在他手底下划水,排名出来时尴不尴尬?
    当真是谏院绩效考核的先行者!
    苏辂此时只觉得自己弱小,可怜,又无助。
    等司马光延续欧阳修他们的上课传统,开始频繁点他回答问题,这种感觉尤其强烈了!
    他想马上回老家,买一处大宅子,每天看别人喂马,劈柴,面朝大山,春暖花开!
    苏辂这边上课上得水深火热,他爹苏涣那边也不平静。
    早上被苏辂塞了一叠文稿,苏涣本也没在意,随意地带到三司衙门,先坐下吃过早饭,才拿起来慢慢翻看。
    一看之下,苏涣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纲运法!
    好一个纲运法!
    照纲买办,稳妥至极!
    这般细致的章程,这般全面的举措,就差把它推行开去了!
    等翻到苏辂留在最后面的晒盐工艺,苏涣更是霍然站了起来,火急火燎地去找张方平说话。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