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少帝成长计划 第0270章 改元正武

第0270章 改元正武

    后续的座次排名,虽与往常有小的变动,但总体状况还在预料之中。
    ——内史之后,少府成为了第二位被刘弘传召,赐座朝班的属衙。
    在汉室,内史象征着政权对农耕、关中的重视程度,而少府,便象征政权对百姓民生,以及国防事业的重视程度。
    先种田发育,以关中为基本盘,而后富国强兵,提兵北上——与太祖、孝惠乃至于吕后在位时的政治纲领一脉相承。
    紧随其后的第三位,就有些出乎朝臣百官的预料了。
    ——内史、少府之后,居然是廷尉站了出来,成为汉九卿地位第三的属衙!
    这个安排,无疑算是有汉以来头一遭!
    或许在后世,政权安身立命,得以维护威信最重要的,便是法律;但在汉室,法律的重要性,还远没有达到那么高的程度。
    即便是汉室在总结秦的惨痛教训后,施行了‘士不教不得征’‘不教而诛谓之虐’等普法政策,但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耳熟能详的法律条令,还是太祖刘邦约法三章的那几条: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除了这几条,汉室绝大多数百姓对于‘法律’的认识,也都还停留在以道德为准绳,符以自由心证的程度。
    如叛国,在后世妥妥会被炮决的重罪,在此时的百姓认知当中,还只是出于‘华夏贵胄’以及忠义思想,方被否定的‘无德之举’。
    也就是说:在汉室叛国,理论上并不犯法,只属于‘不道德’——与后世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奶奶让座一样!
    而叛国者究竟会得到怎样的审判,完全不在法律所规定的框架之内。
    这样的案件,其审判结果就只取决于主审官的自由心证,以及犯罪者的辩词。
    理论上,如果一个人在叛国之后,为自己的行为给出一个合理,且符合时代道德价值的解释,主审官再被说服,就很可能被无罪释放!
    这样的局势,显然不是刘弘想要的。
    历史上,文帝刘恒为了彰显自己‘仁德’的一秒,废除了‘谣言诽谤’罪,促成了华夏史上第一个‘不因言治罪’的法制局面;但在刘弘看来,此事与《许民弛山泽》令一样,有利有弊,且弊明显大于弊!
    ——谣言诽谤罪被废黜,仅仅针对百姓;当官的、有钱的,以及又当官又有钱的(皇帝),还是要谨言慎行。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百姓眼里,法律,就是官老爷才需要遵守的东西!
    ——起码在‘妄议国政’这条罪名上,确实是这样。
    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纵容下,古华夏在汉朝之后,居然演化出‘法不责众’这种严重违背法律道德的观念!
    只要大家一起犯罪,就不会被治罪?
    如果认可这个看法,就等同于刘弘默认:造反可以,不能一个人,要多拉点人一起!
    即便不是穿越者,刘弘也不可能坐视这样的观念,在尚处于封建时代的华夏大地存在。
    如此一来,刘弘将廷尉放在内史和少府之后,在九卿之中排在第三,也就是显而易见得了。
    ——法制思想,必须从始至终贯彻!
    历史上的文景之治,乃至于将华夏大地从战国的荼毒中,在汉初数十年内快速拯救出来的‘黄老无为’,其最令人称道的,都永远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允许百姓自由发展。
    而这个‘合理得范围’,便是法律所允许的范围。
    百姓想种田,想行商,乃至于搓个蘑菇听个响,都可以——前提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种田就好好种田,不能欺压弱小,侵吞他人土地;行商就好好赚钱,不能披个商人的皮,在深山野林敲同行的闷棍!
    至于想搓个蘑菇···
    ——真要有人在这西元前手搓蘑菇,刘弘就要合理怀疑一下,这人是不是自己的穿越者同行了。
    刘弘之所以有这个考虑,自然是为了今后,汉室的强大之路。
    秦之所以在周末列国中脱颖而出,短短四十年就完成了‘富国强兵’的历史性成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秦法严明。
    立了功,必然得赏;犯了罪,必然砍头!
    ——谁来都没用!
    在这样明确的法律约束之下,秦一跃成为列国之中国力最强者,并顺理成章的统一了天下。
    具体到刘弘所处的时代,对应历史上的汉文一朝。
    世人或许都只看见文景之治的繁荣,只看到文景忍辱负重数十年,方有武帝提兵北上,马踏残垣的壮举;但使文景之治形成最强大、最坚固的根基,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吴公为廷尉,治平为天下第一!
    ——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即便是被历史上第一位同人小说家司马迁,不惜斥之为‘酷吏’的汉廷尉赵禹,也是一个‘舍无食客’‘治无冤案’的清廉刚正之人。
    能让司马迁,一个能把卫青、霍去病写成‘不修名节、不进贤士、和柔事主’的酸黄瓜,为自己写下‘舍无食客’的评价,足以证明赵禹,这位法家最后一位俊才的能力。
    就是这一代代公平公正,誓死维护法律尊严的廷尉,才使得汉室从开国初的羸弱快速爬出,大踏步迈向了国富民强、无有外族敢侵的盛世;才有了陈汤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誓言。
    现在,刘弘有幸成为了汉,这个华夏民族最辉煌灿烂之时代的掌舵人,立志要富国强兵,要驱逐外蛮,使华夏顺理成章的走向必将属于的辉煌,首先要确立的,就是法制、法度。
    没有任何人,能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就改变世界乃至于历史——即便身为穿越者,刘弘也需要助手,需要朝堂、宗室、百官,乃至于整个天下的汉人,成为自己的助力。
    宗室,可以用亲情拉拢,百官,可以用利益收买,乃至于朝堂,刘弘也可以一点点积累威严,是自己成为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君王。
    但百姓,尤其是占最高比重、对政权最为重要的自耕农阶级,拉拢他们的唯一方式,便是公平。
    而法律、秩序,就是百姓得到公平的唯一途径。
    至于原因,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不患寡,而患不均。
    “也不知那个提出‘法如是足以’的张廷尉,现在何处?”
    暗自思虑着,刘弘便自然地揭晓了九卿排位第四的属衙。
    ——郎中令。
    将郎中令拍在第四位,这就是纯粹的拉拢了。
    有汉一朝,无论是英明神武的高黄帝时期、‘仁弱’的孝惠皇帝时期,亦或是仁以安民的文帝一朝、‘不爱一人以谢天下’的景帝一朝,乃至于波澜壮阔的武帝一朝,郎中令,都永远是最不需要才能的位置。
    向做廷尉,需要熟读律法;想做内史,得有足够的政治手腕,将关中,尤其是长安城内的功侯勋贵压得服服帖帖。
    想要做郎中令,却是再简单不过:得到皇帝的信任就可以了。
    如历史上,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旧时随从可谓鸡犬升天——薄昭做了车骑强军,宋昌做了卫将军。
    而那个因受贿,被文帝‘赐千金以愧其心’,从而社会性死亡的张武,就被刘恒任命为了郎中令。
    景帝刘启登基,故太子阵营同样是鸡犬升天——张欧做了廷尉,晁错做了内史,甚至以内史之身,遥控着御史大夫陶青冲锋陷阵,挥舞着一本《削藩策》硬刚丞相申屠嘉!
    而景帝的原班心腹重,最没有出息,却也最受景帝信任的周仁,也同样成为了郎中令。
    甚至有传言:景帝就连去姐姐馆陶公主家偷吃之时,都会让周仁在门外把风!
    从这便足以看出,郎中令一职,在朝臣百官心中的象征意义。
    ——起码在朝局安稳,没有陈周一类做乱的时节,郎中令不需要具备任何能力,只要皇帝足够信任,就可以了。
    而郎中令之所以会具有‘天子仍旧看重功勋、看重朝臣’的象征意义,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郎中令手下所掌管的禁中侍郎,大都是勋臣后代。
    在汉室的赏赐诏书中,最常见的一句话(除了‘赐御剑x柄’),便是:萌x子为郎。
    所以郎中令存在的意义,便等同于朝臣百官,功侯勋贵与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天子通过收功侯的后代入宫,以证明其对功侯集团的信任:你看,我连贴身保镖的任务,都能交给你儿子!
    除此之外,捡拔功勋之后代,也属于封建皇帝拉拢人心的必要手段:放心~你的后代,我都会照顾到的~
    ——山河永固,与国同休~
    功侯勋贵将家中最成器的后代送入宫中,除了能让儿子得到锻炼之外,也能让儿子开阔眼界,并培养出‘忠于天子’的生理本能。
    所以,当郎中令令勉被第四个召唤时,堂内的功侯勋贵无一不是眉开眼笑,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朵根。
    后续的安排,就都没有什么大的变数了:奉常排第五,以彰礼法之要;宗正排第六,以彰宗亲之和。
    卫尉排第七,太仆排第八,典客,不出意外的再次位列倒数第一。
    实际上,在过去数十年当中,内史排第一、少府排第二,以及卫尉排第七、太仆排第八,典客排第九的状况,都属于雷打不动的常态。
    太祖之时,异姓诸侯割据,宗正得以排在了第三;孝惠之时,吕氏为祸朝堂,吕后出于安抚刘氏宗亲的意图,也同样将宗正排到了第三。
    对于这些属衙的排序,刘弘基本没有什么异议。
    ——即便有异议,那也是以后的事儿了。
    如太仆,全掌天下马政,在不远的将来,汉室完成物质基础积累,正式启动汉匈决战准备计划之时,骑兵部队的建设,必然会让太仆的地位水涨船高。
    又如典客,都不用说别的,光看看历史上武帝一朝威风凛凛,几乎掌握汉室对外开展权,手握外藩数十万武装的的大鸿胪,就可见一斑。
    而如今位列九卿之首的内史,也将在不远的将来,被刘弘按照历史轨迹一分为三甚至一分为四,从此淡出九卿行列。
    将关于九卿的位次排序安排完,朝臣百官也终于进入殿内,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就见刘弘清了清嗓,面带微笑的望向殿内:“大行皇帝之盖棺定论,诸公可有建言?”
    ——秩序制定了,好处也给了,接下来,自然就是刘弘地皇位法统问题了。
    此事说复杂,主要复杂在刘恭的死因,但说简单,也就是特殊了那么一丢丢:有汉以来,皇位继承第一次没有按照‘父死子替’,而是遵循了‘兄终弟及’的传承规则。
    父死子替、兄终弟及,属于古华夏宗族传承,家族繁衍,乃至于资产继承最重要的一项理论依据。
    具体到皇位上,就是:皇帝死了儿子上,没有儿子弟弟上。
    而这个传承规则,是有先后顺序,以及先决条件的:要想‘兄终弟及’,就必须保证‘父死子替’不成立。
    也就是说:刘弘要想让自己的皇位传承,即‘兄终弟及’合理合法,就要证明刘恭的状况,完全无法满足‘父死子替’的要求。
    说白了,就是刘弘要证明刘恭没儿子!
    虽然看上去,这件事颇有一丝‘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意味,但对于刘弘皇位来源的合法性而言,这件事至关重要。
    很显然,作为负责礼制部门的奉常卿,刘不疑清楚地知会了刘弘地意图。
    “奉常臣不疑启奏陛下:先大行皇帝讳恭,太祖高皇帝十二年,孝惠皇帝幸宫女无名氏;孝惠皇帝元年冬十月,先大行皇帝诞,其母亡;先大行皇帝过继于太后膝下,立为太子。”
    “孝惠皇帝八年,帝崩于未央,太子恭祭拜高庙,继承大统。”
    “先大行皇帝四年,帝崩未央,年十二;未壮、未冠、未立皇后、未有后嗣。”
    “大行皇帝崩而无嗣,吕太后以‘兄终弟及’之理,乃迎常山王义继大统,至今五载···”
    言罢,刘不疑便深深一拜。
    到这里,刘弘地皇位合法性,才得到了朝堂的背书:先皇帝刘恭确实是没有儿子,所以刘弘才按照‘兄终弟及’的准则,在吕太后的主持下,坐上了皇位。
    合法性确定,接下来的,自然就是最后一道程序了:为先皇刘恭的皇帝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就见刘不疑静默片刻,待朝臣百官都消化先前的话,方再一拜。
    “大行皇帝崩,至今已有五载;然大行皇帝之定论,却因吕氏乱臣之由而久未论定。”
    “今奉常臣不疑、丞相臣食其、御史大夫臣苍等,昧死百拜,以奏陛下。”
    “先大行皇帝年八岁继承大统,临朝四载,天下无有大变;及至先大行皇帝四年,大行皇帝听信贼子夏侯婴谗言,因过继太后膝下之事,质问于吕太后当面。”
    “吕太后斥之,大行皇帝复问于故皇帝太傅安国侯陵,得知其母之死,乃生育之疾难;大行皇帝愧不能已,抑郁而亡。”
    面不改色的说出这段,与殿内众人所知截然不同的‘往事’,刘不疑面色稍一肃。
    “故臣等以为,先大行皇帝之盖棺定论,以年幼登基、年幼夭亡;心怀孝善,知错而愧为考。”
    “谥法云:执义扬善曰怀,乃称人之善;又慈仁短折曰怀,乃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臣等意:谥先大行皇帝以‘孝怀’,当为宜···”
    刘不疑话音刚落,审食其、张苍等三公九卿齐齐出身,对御阶上的刘弘一拜:“臣等附议。”
    就这样,历史上苦命的前少帝刘恭,在刘弘地争取下,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定论:汉怀帝。
    “准。”
    对于便宜老哥抢走蜀汉后主谥号这件事,刘弘没有丝毫愧疚感。
    ——爷们儿都穿越过来了,还有没有三国,都得两说!
    真计较起来,四百年后,刘备没准是某个工厂里的纳鞋工都不一定。
    至于将刘恭之死扭曲成这般模样,那自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吕后不能有错~
    在这个先决条件下,在刘恭之死上稍微上一点春秋笔法,也就是题中应有之理了。
    说起来,刘弘能如此轻松地‘篡改历史’,还得谢谢陈平刺杀刘启之时,动用的那个刺客了。
    ——作为皇家档案室的石渠阁,居然出了一个刺客!
    有了这件事做前提,再刚正不阿的史官,都顾不上质疑刘恭的死因了。
    他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从廷尉大牢中脱身,并洗清自己‘意欲行刺’的嫌疑。
    前少帝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刘弘借着大朝仪的机会解决掉。
    ——登基五年,刘弘为啥还没改元元年?
    或者说:在‘汉怀帝’刘恭新鲜出炉,让‘汉高后’前四年消失的情况下,刘弘要如何解释后面的五年。
    这件事,就不是多麻烦的事了。
    “朕年少登基,朝政持于吕氏乱臣之手,竟使改元之事遗至今,此朕之不敏。”
    “诏命:以今岁壬戌为元年。”
    “年号——正武!”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