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是否亡于黄巢?
这一议题抛出之后,竟无一人应答,他们知道皇帝在问什么,但是他们没法张口,他们甚至知道解决办法,而且并不困难。
但是他们无一人说话。
唐王朝的灭亡是因为黄巢起义吗?把黄巢灭了就能阻止唐朝的灭亡了吗?
朱由检看着朝臣们不说话,叹气的说道:“自古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斗升小民起义。”
“秦之强盛,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卒之扰乱天下者,非六国也,乃陈胜、吴广一二小民也。”
“汉之天下,四夷款塞,呼韩来朝,卒之扰乱天下者,非四夷也,乃张角、张宝一二小民也。”
“唐之鼎盛,群雄伏诛,万国朝贺,卒之扰乱天下者,非雄非夷也,乃王仙芝、黄巢一二小民也。”
朱由检说完静静的听着外廷,他希望,他迫切的希望!
朝臣们能够有一个人站出来,哪怕是一个人!
站出来说说自己关于现在陕西百姓起义之事的意见,该怎么解决。
可是他们,一言不发。
朱由检摸着身边的小铜钟,摇头说道:“元之广袤,世间罕有匹敌,我大明太祖皇帝筚路蓝缕,以微末兴义兵伐暴,二十二年,终一统天下,解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自庚戌以来,北击胡,东挂倭,西灭哱,南平播,文治武功赫赫,现如今,王二却起于陕西,我大明却束手无策,可笑,可笑,散了吧。”
朱由检敲了三下铜钟,结束了今日的常朝,眼神中带着一丝丝的落寞。
朝臣们从文华殿的椅子上站了起来,静静的离去了,皇帝问的王二起于陕西。
是七月份因饥荒,在陕西关中、渭北爆发的民乱,由一个叫王嘉胤的率领,号称三十六营。
癣疥之疾罢了!
他们当然知道根治的法子,那就是清理军屯,然后把军屯的百姓,以包税募兵的方式,进行组织,平叛简直如同儿戏,那些民乱暴民,会纷纷投靠,为了那口田。
这是当初戚继光戚少保曾经用过的招数,简直不要太好用。
可是侵占军田的是什么人?他们比谁都清楚,所以他们不能说话。他们能站在这里,身后代表着无数的利益,不能让大明皇帝开这个口子。
而且他们也在联系民乱之中,可能投献的人,杀掉王嘉胤不就成了?
戚继光的那个法子,太招人恨了。
朱由检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很孤单。
大明朝的朝臣们,都在为了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为了一个抽分局拼了命的争来争去,他想要救大明朝,他知道大明朝的结局。
“皇叔,你是我大明的天子,你若自怨自艾,我大明何去何从。”张嫣撩开了珠帘,一脸担忧的说道。
朱由检这个十七岁的孩子,表现的比她想象的还要好无数倍。
他没有偏听偏信,认为这天下就是好人、坏人完全二元对立。
也没有像在信王府时一样,崇信道义二字,笃信所谓的君子之道。
四书五经周正之学,治不了国,也斗不过权臣,所作所为,超出了她的预期。
“皇嫂可曾看到朕自怨自艾?若是前路艰险,就选择退缩,又何必做这个皇帝呢?”朱由检又拿起那个小钟槌轻轻敲了一下铜钟,都在意料之中,可是就这么发生了,让他还是无比的失望罢了。
他只是失望,并没有失去向前的勇气。他也不能在张嫣面前露出一丝一毫的软弱。
张嫣看到朱由检眼中的勇气,大明朝终于又一次迎来了,一个一往无前而又脚踏实地的皇帝,大明幸事。
“袁可立和孙承宗势若水火,万岁将两人同时招入京师,恐怕是要出事。而且袁可立可能不会进京,甚至不出仕的可能性居多。”张嫣说起了廷议中,施凤来所说的事。
袁可立主张建立【海陆相犄角收复辽南】战略进攻的手段,以皮岛毛文龙为突破口,多次登陆辽东半岛,主战不主防。
孙承宗主张以山海关、宁远城和锦州城为核心的【关宁锦防线】防御体系,防御金人辽东走廊,进入中原,主防不主战。
而孙承宗是袁崇焕的坐师,袁可立手下第一大将就是毛文龙,这两个人在朝中的人脉极广,这要是进了京,那真是天雷勾地火,怕是要天崩地裂了。
朱由检摸着自己的小铜钟说道:“朕知道十多日前,皇兄曾经给袁可立下诏,以三殿功加太子少保,提督山东军务,袁可立上疏辞,坚决不出仕,皇兄又给他加了太子太保,他依旧不出仕,拿他没办法。”
少保到太保,是三孤到三公的待遇,这可是自万历年间蓟辽督师李成梁之后,唯一的一个三公,只要出仕就可以拿得到。
可是袁可立拒绝了。
张嫣奇怪的问道:“那你还下诏请他入京,这要是请不来,你这刚登基,皇威何在?”
朱由检很无所谓的说道:“他会回来的,朕派人去寻他,告诉他,他若是不进京,朕就把毛文龙杀了。他建立了大半辈子的海陆相犄角大战略,最重要的一环就丢了,你说他回来不?人生一世,哪里挡得住意难平三个字呢?他袁可立不可能甘心的,若是甘心,不会每年都上奏疏为毛文龙请功了。”
张嫣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朱由检,她担心的问道:“那要是袁可立不信怎么办?”
张嫣不信朱由检会杀毛文龙,作为山东的屏障,若是皮岛丢了,那鞑子乘船而下,对山东诸地简直予取予夺!
朱由检摸了摸鼻尖,说道:“大明天子薄凉寡恩,这是皇嫂说的,由不得他不信。再说孙承宗受诏必然归京,俩人在平辽之事上,斗了半辈子了,你说他会看着孙承宗归京不回来?朕不信他能坐得住。”
“单独的召孙承宗归京,或者复用袁崇焕,以两脉势同水火的样子,保不齐出什么大事,内耗到最后,都是我大明朝的损失。”
袁崇焕和毛文龙俩人不管有多大的矛盾,京中孙承宗和袁可立坐镇,他们下面的人,怎么敢斗起来?
把劲儿用在杀鞑子身上多好。
张嫣听了之后,连连点头说道:“皇叔想的周到,毛文龙不可死,皮岛丢了,山东诸府尽数惶惶不可终日,鞑子泛舟而下,山东大明百姓,必受尽鞑子铁蹄凌辱!”
朱由检为之一愣,若是原来刚愎自用的性子,在知道张嫣有提督宫禁的权力的时候,听到这句话,会是什么反应?认为毛文龙是张嫣的人?
所以袁崇焕擅杀毛文龙……
朱由检陡然觉得呼吸沉重了几分,然后又立刻心平气和起来,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坚持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拯救大明的他,丝毫不在意张嫣可能摄权的问题,而且她显然没有摄权的动机和举动,太过于疑神疑鬼,只会让拯救大明朝变得愈发困难。
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张嫣严肃的说道:“皇嫂,朕要查皇兄被害一案。用药、病情恶化!统统都要查,红丸案在前,朕不信皇兄加冠之年,就英年早逝!尤其是那用药,那灵露饮到底何物!进献灵露饮的兵部尚书霍维华,在八月二十二日,皇兄殡天的头一天,被魏忠贤矫诏罢免,朕不信其中没有猫腻!”
张嫣看着朱由检严肃的脸庞,终归是露出了几分笑容,笑着说道:“皇叔要查,那就查。其实我可以告诉皇叔,灵露饮只是米汤罢了,你可以问问陈德润,他是乾清宫太监,他也喝。”
“先帝生病之后,拒绝服药,每日就是几口米汤,身体怎么能好的了?可是他谁都不信,太医院的太医都快急疯了,可是他依旧不服药。”
“也正是魏珰害怕被霍维华牵连,才矫诏罢免了他,也正是这次魏珰矫诏,先帝才不信他的鬼话,说什么掖庭有后嫔孕子的说辞,才定了皇叔为储君。”
“这件事倒不是什么秘闻,整个宫廷近两万内侍都可以作证,从生病到病重再到病危,拖了几个月,你大可让田尔耕抓几个进诏狱问问就是。”
朱由检点头,他必然要查清楚朱由校的死因,为了维持皇权和皇威,天启皇帝若真的是暴毙,是继红丸案后,对皇权和皇威的又一次挑衅,唯有彻查,才能将皇权这张皮继续扯在身上,艰难前行。
朱由检将此事按下不再讨论,他说起来陵寝之事:“西山的陵寝已经选好了,九月正式开工,工部尚书薛凤翔已经将图纸给了台基厂,皇嫂看过了吗?”
“看过了,让人去内三库取银就是。”张嫣点头算是肯定了新的图纸和工程方案,她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是修一个陵寝为什么有那么多非工部的人呢?内官监和工部还不够用吗?为什么还有一个推官,还有四个番邦人?”
张嫣问的是王徵、金尼阁、邓玉函、汤若望和罗雅谷。
王徵自然是广平府推官,《奇器图说》的第一作者,邓玉函是《奇器图说》的第二作者,也是伽利略的朋友。
邓玉函和汤若望两人,自述是大秦人,也就是罗马人,不过在朱由检看来,他们应该是德意志人才对。
真罗马人罗雅谷强烈反对两个人自述罗马人,并自称自己才是罗马人正朔,这也应征了朱由检的观点。
而金尼阁是那七千卷书的拥有者,自述是法兰西人。
这四个番邦人,都是万历四十六年,搭船从大佛郎机里斯本市登船,跨越了大洋,经历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才在小弗朗机人的聚集地澳门登陆,同样随他们登陆的还有从欧罗巴带来的七千卷图册。
而且搭船而来的二十二名传教士里,只有八名顺利在澳门登陆,甚至连金尼阁的亲弟弟都倒在了来华的路上,而这七千卷书册经过一年多的海上漂泊居然依旧保存完好。
这是何等的国际精神?朱由检愿称他们都是精(神)明(人)!
王承恩说的很对,他很馋那七千卷图书,对于知识、技术的渴望就写在他的脸上,承认各有所长,西学东渐,这没什么好丢人的。
不是大明没有了无敌舰队,朱由检大概会直接下令,前往意大利比萨大学,直接将伽利略从象牙塔里抓到大明来!
不惜一切代价。
欧罗巴在伽利略出现之后,对数学、天文、物理的深入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实验和理论相结合,以实验为基础,具有严密逻辑理论体系的近代科学,正在欧罗巴的大陆上酝酿着一股名为近代科学的风暴!
开普勒正在小心翼翼的用着手中的望远镜刺探着宇宙,正在利用简陋的鹅毛笔,将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利用行星的公转周期进行计算,探索宇宙世界的奥秘。
笛卡尔正高举着【我思故我在】,正在试图踹开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大门,将理性、怀疑、探索注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数学、物理上,他正在建设着一个又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为未来四百年的不可撼动的世界霸权地位,夯实着基础。
朱由检作为大明皇帝,作为历史长河里的一个重要烙印,必须在中原王朝的近代科学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那么陵寝,就是第一个试金石,对过去已经翻译的图册进行整理,在徐光启进京之后,就开始新一轮的翻译和研究工作。
必须要超过欧罗巴的进度,才能让科学之花在大明这块土地上绽放,然后孕育出结果。
只争朝夕。
罗伯特·波义耳,天启七年出生;
罗伯特·胡克,崇祯八年出生;
艾萨克·牛顿,崇祯十六年出生;
朱由检在见过了四个精明之后,他将自己脑海里那些模糊的记忆梳理之后,将公元历法和大明纪年计算之后,仿若是两个次元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强烈的不真实感和惶恐,就一直环绕着他。
所幸,现在的大明并不落后。
哲学上王明阳的心学,也不比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弱上多少,甚至更加先进。
而在科学上,还在摸索着如何矫正视力的欧罗巴,大明也早就有了眼镜店,落地商业化的科学。
在理论知识上的差距,也并没有到只有仰望的地步。
“他们来做什么?远渡重洋。”张嫣摇头说道,自万历年间就来的利玛窦开始,这些传教士的行径,如同飞蛾扑火。
第十五章 飞蛾扑火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
启明1158、
抚宋、
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