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荣耀法兰西 第397章 道加瓦河上的和平(上)

第397章 道加瓦河上的和平(上)

    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在离开华沙前,曾反复告诫那些因为争权夺利而竭力想要与俄国重新修好的波兰大贵族,尤其是恰尔托雷斯基家族和波托茨基家族。他说:
    “先生们,请永远记住,千万不要信任野蛮的俄罗斯人,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蒙古人(鞑靼人)野蛮的血液(基因)……所以,与俄国人打交道的最安全方法,就是全副武装的远离俄国人到10里格之外。”
    在奥古斯特三世死后不到10年时间,他的预言不幸言中了,波兰-立陶宛联邦遭遇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所主导的俄普奥三国针对波兰的第一次国土瓜分。曾经拥有1百万平方公里面积,1200万人口东欧大国在1773年就一下子损失了30%的土地和40%的人口。20年后,俄普第二次瓜分波兰……
    毫无疑问,欧洲人对俄罗斯的鄙视,比对其他那些斯拉夫民族(普鲁士、波兰)还严重的多。因为俄罗斯曾经被蒙古金帐汗国统治,这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庞杂联合体。有作为征服民族的蒙古族,还有钦察人,突厥系人种,土库曼人等等。对身份和血统要求很高的欧洲贵族来说,这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需要说明的,在18世纪的勃兰登堡-普鲁士王国中,勃兰登堡属于日耳曼人,而普鲁士大半为信奉新教的西斯拉夫人。
    此外,俄罗斯的近代发展史根本就是一部血腥战争史。这个内陆国度为了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出海口,从励精图治的彼得大帝到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一代代沙皇不断向西扩张,先后打败了波兰、瑞典、普鲁士、萨克森等国,总算在波罗的海边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
    然而,俄国的君主们并不能满足,那是波罗的海其实是一个内海,他们依然被英国人关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为了获得南方的温暖土地,俄国-军队又不断南下,经过长久艰苦卓绝的俄土战争之后,最终获得了克里米亚等黑海出海口。
    俄国人不仅对外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事实上,俄国弑君历史源远流长,历任沙皇中过半数遭遇谋害,妻子为夺权杀死丈夫,贵族除掉不听话的君主,已成为其政治生活中家常便饭的事情,俄国公众早已习以为常。
    统治俄国长达3百年的罗曼诺夫家族,或许是欧洲命运最为悲惨的皇室。每一位励精图治,愿为俄罗斯帝国开创希望与富庶的英明君主,其结局都是死于非命。比如说,那位将落后保守的北方冰雪小国,一手带入欧洲强国之林的彼得大帝,就死于他的第二任妻子。
    当然,俄国宫廷与官方对外的宣称,是彼得大帝不幸死于中风。可自从彼得大帝之后,每一位被推翻或暗杀的俄国沙皇,其死因都属于“中风”之列,这其中包括多年之前因宫廷政变而被处死的彼得三世。
    以至于18世纪时期,一位西方外交官尖酸讥讽的向圣彼得堡提出建议:“俄国人应该发明一种新的致命疾病,以便解释俄罗斯皇帝之死的原因。”
    当然,俄国的最高统治者-沙皇,哪怕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大帝,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仅仅是维护大贵族与大农奴主统治的工具。当君主与之利益符合时,贵族会表示尊敬与顺从;反之,大家就兵戎相见吧。
    历史上,俄国贵族的弑君行动也不是每次都能如愿以偿的获得成功。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就成功平息了莫斯科贵族们幕后煽动的“普加乔夫起义”。不久之后,这位女沙皇又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并在众多情夫的帮助下,同以莫斯科为据点的保守派贵族达成妥协,最终避免了圣彼得堡与莫斯科的分裂……
    对于这个野蛮而又富有侵略性的国家,使得自誉为文明的欧洲君主内心从来不把俄罗斯当成“欧洲人”看待,他们时刻提防着俄国,预防着东方蛮族入侵。
    与此相对应的,即便是安德鲁通过三次法普战争,最终灭亡了整个普鲁士,但兰斯法国的边境依然没有跨越莱茵河。那位法国独-裁者所能做到的极限,也仅仅是依照欧洲王朝战争胜利者的权力,将自己私生子安插到一个信奉新教的国度里充当少年君主,顺便再索要一些战争赔款什么的,对于领土却极少染指。
    在1793年11月上旬的那场圣彼得堡政变中,俄国人再度让欧洲人见识到野蛮国度的血腥与残暴。那天,从圣彼得堡到南方25公里的外皇村,以及50公里外的加特契纳宫,效忠保罗一世的军队与推翻保罗一世的叛军引发了战争。
    仅仅一天时间里,两千多名俄国士兵就倒在自己人的刀口下。军事检察官彼得洛夫上校依照保罗一世的训令,要求所有平叛部队都不得对叛军有任何心慈手软,“必须干掉每一个叛徒,直到最后一个!”
    毫无疑问,遭遇“11月大屠杀”的不仅仅是参与政变的贵族和军人,还有他们的家眷,以及那些明里暗地反对沙皇保罗一世的各种政治势力。
    圣彼得堡军区的卫戍司令官彼特?帕伦伯爵,军需副总监尼基塔?彼得罗维奇?帕宁男爵,波罗的海舰队指挥官里巴斯海军少将,前禁卫军少校普拉通?朱波夫等人死于政变当日,而他们的家族也在送往西伯利亚途中遭遇秘密处决。
    最后有位西方外交官做了不完整统计,预计有1万5千到2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11月政变”中。而退后一年多,曾被欧洲各国君主视为惨绝人寰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九月大屠杀”,在整整一个多月内,也不过被处死1100人左右。
    在“11月大屠杀”前夕,一度对军事政变态度暧昧的皇储亚历山大在获悉里巴斯与朱波夫等人刺杀保罗一世彻底失败之后,决定反戈一击。
    在两位弟弟以及母亲的支持下,亚历山大成功鼓动了依然处于中立立场的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团同伊斯马依诺夫斯基近卫团,继而“亲自率领”这些近卫军官兵向毫无防备的“反对沙皇陛下的叛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屠杀了所有曾来冬宫里竭力游说皇储亚历山大登基的俄国贵族和军官,以及他们的家族势力。
    事后,保罗一世对于皇储果断之举大肆赞赏,当即擢升亚历山大为骑兵上校,掌管了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团。对此,作为特别军事检察官的彼得洛夫上校反倒是气得吐血,原本他已经掌握了皇储暗地参与11月政变的确凿证据,想着一举扳倒亚历山大王储。但如今,所有人证已经倒在血泊中,而物证也统统化为灰烬。
    当然,保罗一世也没薄情寡义的忘记功勋卓著的彼得洛夫。在后者主动辞去特别军事检察官的职务之后,彼得洛夫上校被枢密院晋升为骑兵准将,接替已经高升调往道加瓦河前线的扬科维奇将军,继而担当了近卫骑兵旅的指挥官。
    在得知圣彼得堡“11月政变”详情后,安德鲁同样也颇感可惜,就差一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干掉那个对英国人抱有好感的皇储亚历山大。
    不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事实上,在那场圣彼得堡政变中,安德鲁这一方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实际好处。那是一直在谈判中保持强硬立场的俄国使团首席代表卡霍夫斯基将军与俄国驻波兰大使库图佐夫都收到了来自圣彼得堡的一份密函。
    内阁枢密院秉承沙皇指令,要求派驻波兰华沙的和平谈判团务必尽早结束这场法俄(瑞俄、波俄)战争,继而安抚国内的反战争情绪。为此,沙皇保罗一世同意在双方分歧最大的领土方面,授权卡霍夫斯基将军的使团作出一系列让步。
    11月初,安德鲁以波兰王储身份带领近卫师团,一路慢悠悠的从东普鲁士进入波兰境内,开始了他的巡视之旅。在即将抵达华沙时,鲁缅采夫所部全军覆没,而10万俄国远征军中的最后一支成建制部队已在涅曼河西岸的一处渡口,朝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的法波联军缴械投降。
    不仅如此,法国化的瑞典军队已在入冬之前将俄国人赶到卡累利阿地峡被动防守;南方的法波联军也顺利接管了里加城的防务,并控制了里加湾。15万大军正在道加瓦河西岸一带进行集结,等到河面封冻之后,或是向东收复立窝尼亚,或是向北入侵爱沙尼亚,直逼圣彼得堡;而东南方向,东布罗夫斯基将军指挥的波兰第二军也即将收复第聂伯河以西的加利西亚和沃利尼亚等地。
    ……
    俄国驻华沙大使馆的大书房里,两个月前被任命为俄国大使的库图佐夫将军正一筹莫展的坐在沙发上,他劲揉了揉额头,最终忍不住抛出一个棘手的难题让面前的卡霍夫斯基特使赶紧解决。
    库图佐夫直截了当的说:“伊万诺维奇,我的朋友,圣彼得堡方面与沙皇陛下已经发来了密函,希望你我必须在一周之内,彻底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由于圣彼得堡军事政变的影响,内阁枢密院对华沙谈判团的措辞已由最初的“希望”,转变成今天的“要求”,也许在明天就该轮到“务必”。
    卡霍夫斯基无奈的解释说:“该死的,我也想尽早谈完,但波兰人和瑞典人压根不跟我谈,除非我们与法国佬首先达成协议。而那位安德鲁统帅,一路上磨磨蹭蹭,我都从圣彼得堡来华沙好几天了,他还在柯尼斯堡前往华沙的途中。”
    “他昨晚已到了华沙!”库图佐夫大使起身说道:“这是一刻钟之前,一位波兰老朋友告诉我的。而现在,我们就去拜会那位征服者!”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